媒体影响司法判决的经济学分析

VIP免费
3.0 周伟光 2024-09-20 4 4 562.61KB 57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硕士学位论文
4
摘要
媒体与司法,历来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一方面,司法需要媒体
的监督,通过媒体监督,使得司法更加阳光、透明,从而更加公正;另一方面,
如果媒体在司法尚未做出判决前,随意指责司法,未审先定,极易引发大众偏激
情绪,干扰司法审判,形成“媒体审判”。在我国,随着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的巩
固与扩大,随着大众传媒和网络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最近几年媒体与司法判决
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论题。因此,研究媒体对司法判决的影响十
分必要。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决策学中的相
关分析方法,对媒体影响司法判决进行了传导机制、主要影响及影响的经济学模
型分析。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从经济学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拓宽
研究的范畴和视野;现实意义在于,更好地把握和处理媒体与司法的关系,保障
民主社会的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以四个案例为背景,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并且说明研究该问
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媒体与司法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回顾,
鉴于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此问题的文献较少,所以本文还介绍了在法学和传媒学
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对涉及该问题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的界定。
然后,对媒体影响司法判决的传导机制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先从媒
体影响司法判决的主要因素入手,得出媒体对司法判决的影响最终都是由法官的
判决结果来反映的,所以接下来,就主要从媒体影响法官的效用函数、媒体影响
法官判决的贝叶斯决策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媒体是如何影响司法判决的。
最后,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对媒体影响司法判决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判决结
果会对当事人的行为选择会产生相应的激励作用,本文将媒体对司法判决产生的
影响做了相应假设,假设媒体影响司法判决会产生两类判决错误,通过设立模型
分析了在判决错误存在的情况下,当事人的行为选择。之后,运用本文的分析思
路,对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媒体;影响;司法判决;舆论;法官
硕士学位论文
5
ABSTRACT
The media and the judgment, has always been ‘cut constantly tangled’ relationship.
On the one hand, the judgment needs the supervision of the media, making the judiciary
more sunlight, transparent, and a more just;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dia accused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freely before the courts, which can easily lead to mass extreme
emotions interfere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form a ‘media trial.’ In China, with
the mass media and Internet and other new media’s rapid development,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media and judicial decision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hot topic.
Therefore, studying the impact of media on judicial decisions is necessary.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from an economic point of view of the impact of
media on judicial decisions, an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justice in the medi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s that, from an
economic point of view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is conducive to broaden the research
scope and visio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conducive to better add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and the judiciary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 democratic
society.
After review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pre-research, the paper studie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media affecting judicial decisions from the economic
point of view. Mainly through the main factors of affecting judicial decisions, the utility
function of judges and the Bayesian decision theory to analyze the media coverage
could affect the judicial decisions .Finally, it is an empirical analysis.
Keywords: media; judgment; infect; judge; public opinion
硕士学位论文
6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8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1
第三节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17
第三章 媒体影响司法判决的传导机制..................................................................19
第一节 媒体影响司法判决的因素............................................................................... 19
第二节 媒体影响法官的效用函数分析....................................................................... 21
第三节 媒体影响司法判决的贝叶斯决策理论......................................................... 27
第四节 媒体影响司法判决的过程分析....................................................................... 34
第四章 媒体影响司法判决的经济模型分析............................................................37
第一节 媒体对司法判决的影响.................................................................................... 37
第二节 媒体影响司法判决的经济学模型.................................................................. 38
第三节 案例研究................................................................................................................ 46
第五章 总结................................................................................................................48
参考文献......................................................................................................................49
附录............................................................................................................................52
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这是一个媒体越来越深入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时代,又是一个司法介入社
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时代。媒体通过舆论来评判是非,扬善贬恶,追求社会
道德上的公正与正义;司法则通过法律来解决纠纷,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追求法律上的公正与正义。二者在“公正与正义”的根本目标上殊途同归。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布莱克大法官言:“言论自由与公平审判是我们文明中两
种最为珍贵的权利,实在难以取舍。”
媒体与司法,历来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一方面,司法需要
媒体的监督,通过媒体监督,使得司法更加阳光、透明,从而更加公正;另
一方面,如果媒体在司法尚未做出判决前,随意指责司法,未审先定,极易
引发大众偏激情绪,干扰司法审判,形成“媒体审判”。有鉴于此,一些法
治国家对于媒体在案件审理时的报道要求严格,英国通过判例确立了这样的
原则:当案件正在由法院积极而不是拖延审理的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对案件加
以评价。即使你确保自己的评价是诚实的,但只要是在法庭审理以前过早地
说出了真情,也会被认为是蔑视法庭的行为,并受到相应的处罚。丹宁勋爵
说,“我们绝不允许法院以外的‘报纸审讯’、‘电视审讯’”,“必须记
住,是法庭在审理案件,而不是记者”。近年来,媒体自身的活力不断增强,
媒体与司法的关系也日益显得复杂化。在当代中国,媒体对有些涉及权力部
门或地方豪强的个案的监督有助于司法权的公正行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
免司法的不公,但同时因我国的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尚处在一个较为无序的情
况下,更引人注目的却是这两者关系上的紧张与不和谐。最近,广东许霆恶
意取款案、杭州飙车案、湖北邓玉娇案和深圳梁丽案等都突出反映了目前我
国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关系。
案例一:2006 421 日,许霆与朋友郭安山利用 ATM 机故障漏
洞取款,许取出 17.5 万元,郭取出 1.8 万元。2007 522 日,许霆
潜逃一年后,在陕西宝鸡火车站被警方抓获。2007 5月郭安山被法院判处
有期徒刑一年;同年 12 月,许霆受审。广州市中院审理后认为,被告许霆以
非法侵占为目的,伙同同案人采用秘密手段,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
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遂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
部财产。
而后许霆提出了上诉。就在此期间,国内大小媒体开始高度关注案件和当
硕士学位论文
8
事人的情况,引发社会热议,支持许霆的社会舆论一时间甚嚣尘上。2008
116 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
2008 331 日案件再次开庭。许霆被以盗窃罪判处 5年有期徒刑,追缴
所有赃款 173826 元,并处 2万元罚金。
案例二:57日晚,年仅 25 岁的高校毕业生谭卓在过斑马线时,不幸
被一辆狂飙的三菱跑车撞飞,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车祸发生后,车主和朋
友聚集在肇事现场谈笑风生引发网友对飙车族声讨,事发后,类似富家子杭
州飙车撞死人的言论频频出现在各大论坛。肇事者的 QQ 空间也充满了愤怒
的网民,社会舆论反响强烈。
双方于 18 日达成协议,由肇事方向受害方一次性赔偿人民币 642613 元。
另经双方家属及代理律师协商,肇事方母亲与受害方父母还达成了补充协议。
考虑到该起交通事故给受害方父母的精神造成了特别重大的损害,肇事方自
愿另行补偿给受害方父母今后的生活费人民币 487487 元。520 日,胡斌
以涉嫌交通肇事罪被移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受害者家属与肇事方
已经达成协议,受害者父母获赔 113 万元。720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
院对备受公众关注的杭州。5.7”交通肇事案进行一审判决,被告人胡斌一
审被减判有期徒刑 3年。
案例三:2009 510 日晚,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政府 3名工作人
员在该镇雄风宾馆“梦幻城”消费时,与女员工邓玉娇发生争执。邓玉娇用
刀将对方两人刺伤,其中一人被刺中喉部,不治身亡。经证实,死者是野三
关镇政府招商协调办公室主任邓贵大。511 日,邓玉娇因涉嫌故意杀人被
巴东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案发后,北京华一律师事务所两位律师免费担当了邓玉娇案侦查阶段的
代理律师。全国各大网站都相继开始跟踪报道。在搜狐网、新浪网上,每条
消息的点击量至少数十万计,后面还跟有成千上万条留言。有的网民对案件
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讨,有的网民言辞偏激,一味辱骂。521 ,两位律
师走出看守所后,大呼丧尽天良、灭绝人性”。夏霖律师一度痛哭失声,当
即要求媒体通过网络发送一份“求救”信息,呼吁保留物证。
616 日,湖北省巴东县法院一审判决女服务员邓玉娇刺死镇干部的行
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对她免除处罚。
案例四:据报道,
2008 12 9日,深圳机场清洁女工梁丽在机场内“捡
获”了一纸箱价值约三百万元的黄金手饰并私自携回家中,当日下午却被接
到报案的深圳市公安局机场分局的民警上门索回家,梁丽于当日被刑事拘留,
随后又被正式批捕。2009 3月中旬,深圳市公安局就此案向深圳市人民检
硕士学位论文
9
察院提交了起诉意见书,认为梁丽的行为已涉嫌盗窃罪,且数额特别巨大。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认为该案以盗窃罪定性不妥,并将梁丽移交深圳定安区检
察院承办;定安区检察院于 430 日将该案退回深圳市公安局补充侦查,
案重新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梁丽的“拾金”行为被
司法机关认定构成盗窃罪,她将面临 10 年以上直至无期徒刑的判罚。
该案发生以后,《广州日报》率先报道,之后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对梁丽
案表现出浓厚兴趣以及公众为梁丽的喊冤之声与当年许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
及。许多法律专家也介入了围绕梁丽案的讨论。
2009 10 10 日,两名公安干警把一纸“撤案决定书”交到梁丽手上。
“捡”到 300 万元金饰的女清洁工梁丽,在戴了 10 个月的“犯罪嫌疑人”
子后,终于正式脱掉了。
以上个案都在一波三折中画上了句号,但是他们共同引发了新一轮关于
媒体对司法判决影响的思考。在中国,随着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的巩固与扩
大,随着大众传媒和网络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最近几年媒体与司法判决之
间的冲突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论题。在笔者以上述几个案件为背景,所
做的问卷调查中,关于“媒体报道是否会影响司法判决”的问题,将近 94%
的人认为,媒体报道对司法判决是有影响的,其中有 60%多的人认为影响很
大。
因此,研究媒体对司法判决的影响十分必要,而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大
都只从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及司法公正的关系以纯粹的注释法学、概念法学
或新闻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对司法产生影响都是一笔带过或刻意回避。
那么,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打破以往法学学者将司法审判活动抽象化、纯
粹化、神圣化和人为使之脱离社会生活舞台的藩篱,将其纳入社会经济生活
之中,作为一个社会过程来研究,说明在这个社会过程中法律条文所体现的
法律文化和传媒所引导的社会舆论这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如何同时作
用于有着多种社会角色的法官,揭示这个社会过程的运行机制,将十分必要。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挖掘媒体影响司法判决这一社会过程的内在机
制。运用法经济学的方法对媒体影响司法判决进行具体的分析。
为了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清楚和全面的把握,笔者在行文之前针对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做了相应的
问卷调查。问卷所依托的是在绪论提到案例中的其中三个,即广东许霆恶意取款案、杭州飙车案、湖北邓玉
娇案。问卷调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网络问卷共收到 222 网络问卷的参与者来源广、差别大:
年龄从 15 60 岁,学历从小学到博士以上,包括 24 类不同的职业、所在地区为包括香港在内的 23 个省和
地区。另一部分是现场问卷,共发放 400 份,回收率 95%以上。被调查者主要是浙江财经学院的大一新生,
包括审计学、经济学、会计、财管、税务、金融学、工商管理等等专业。之所以选择大一新生作为调查的对
象,是考虑到大一新生还没有深入接触社会,受社会影响少,填写问卷往往会从正义公平的角度考虑。具体
的问卷内容详见附录。
摘要:

硕士学位论文4摘要媒体与司法,历来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一方面,司法需要媒体的监督,通过媒体监督,使得司法更加阳光、透明,从而更加公正;另一方面,如果媒体在司法尚未做出判决前,随意指责司法,未审先定,极易引发大众偏激情绪,干扰司法审判,形成“媒体审判”。在我国,随着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的巩固与扩大,随着大众传媒和网络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最近几年媒体与司法判决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论题。因此,研究媒体对司法判决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决策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对媒体影响司法判决进行了传导机制、主要影响及影响的经济学模型分析。本文研究的理...

展开>> 收起<<
媒体影响司法判决的经济学分析.pdf

共57页,预览1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57 页 大小:562.61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