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现状及成因分析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docx.png)
VIP免费
经 济 生
活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要】
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 网 的社会保 障,
是现代
国 家 最重要 的社 会经济 制度 之一 。文章通过特 定 的 测定模
型,
计 算 出我 国近几年 的社会保 障水平与社保水平下 限值,
认为我 国 社保支 出 占 GDP
的 比重偏低, 并对其产生 的原
因及相应 的解 决对策提出了 自 己的看法。
【关键词】 社会保障水平 适度 农民工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体
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
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积极致
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支撑能力也逐步增强。近几
年全国社会保险覆盖人数每年递增 6%左右。
但另一方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经济
发展起点低,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也就成为一项十分艰巨和繁重的任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
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制订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关键因
素之一。因此,科学测定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和我国现阶段的
社保水平,并做出科学合理地比较和分析,对于我国社会保障
制度的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
从最微观的角度出发,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
高低程度被称作社会保障水平,其主要衡量指标是社会保障支
出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
个“适 度”区域,过高或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会对社会保
障制度自 身运行机制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1、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
国内曾有学者提出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模型:
S= Sa/W ×W /G = Q ·H = 0.75(O a+ Z + J+M )
其中 S 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
代 表国内生产总值,W
代表工资收入总额,Q 代表社会保障
支出 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系数,又称社会保障负担系
数,H 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劳动生
产要素 投入 分配系 数 (依 据柯布—道格拉斯 生产 函数,H
选定为 0.75
),
O a 为老年人口比重,Z 为失业保障支出占工
资收入总额 的比重,J为工伤、生育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
的比重,M
为 社会福利优抚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
“根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已采取的保障政策,失业保险支出
比重系数 Z 一般在 1% - 1.5% 左右,下限选 1% 为宜;工伤、
生育 保险支出比重系数 J一般在 0.016% - 1.5% 左右,下限
选 0.016% 为宜;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支出比重系数 M 一般在
1% - 1.5% 左 右,下限选 1% 为宜。 ”
参数 Z、J、M 都采用的最小值,因此计算得出的数据为社
会 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即社会保障水平的最低值,适度的社保
水平 应稍高于社保下限值。
将各项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出 2004—2006 年中国社会
保 障水平“度”的下限值(见表 1)。
表 1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下限值 ( 2004—2006
年)
年份2004 2005 2006
老年人口(60 岁及其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 11.02% 11.03% 11.30%
社保水平“度”下限 9.778% 9.784% 9.987%
( 资料来源: 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
2、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额的比 重反映了一个国
家社会保障发展的深度 。社会保障水平“度” 的测定公
式: S= Sa/G 。其中 S 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 代表社会保障支
出总额, G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表 2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 ( 2004—2006 年)
年份2004 2005 2006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59878.3 183084.8 209407.0
社保总支出(亿元) 4992.9 5827.6 6411.8
社会保障水平 3.122% 3.183% 3.062%
( 资料来源: 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
依据表 1 所示,2004- 2006 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
值 分别为 9.778% 、9.784% 、9.987% ,也就是表示 2004 年 -
2006 年 我国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应该在 10% 左右。而表 2 所
示,我国实 际的社会保障水平分别为:3.122% 、3.183%
、3.062% 。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明显低于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实
际的社保水平不及社保水平下限值的三分之一。虽然我国社会
保障水平逐年都有所增长(2006 年除外
),
但增长速度缓慢,
低 于社会保障水平下限值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的
社会 保障水平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我国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成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由于统计年鉴中社保总支出并没有涵盖事业单位和机关
人员在这方面的支出,若要考虑到事业单位和机关的高水平的
保障,我国实际的社保水平应有所提高。但数据所限,故不展开
对这部分的分析与阐述。
1、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狭窄,
没有实现全覆盖
40
《当代经济》
2008
年第
5
期
(
下
)
C O N TEM P O RARY E C O N O M
c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 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1I rights reserved.
摘要:
展开>>
收起<<
经济生活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现状及成因分析【摘要】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的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文章通过特定的测定模型,计算出我国近几年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保水平下限值,认为我国社保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适度农民工一、引言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社...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2 17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10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2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10
作者:李琳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2 页
大小:40.2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