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的税收政策研究——基于农业收入的视角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pdf.png)
VIP免费
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
经济中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三农”问题成了困扰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的问题,农业
收入作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值得深入研究。
文章分两个角度来研究农民农业收入增加问题:一是从农业的生产要素角度,
二是从农业发展的组织形式角度。
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考虑,促进农民农业增收。首先,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促
进农民农业增收的生产要素。文章对我国 1985-2007 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
贷款、农业保险、农业科技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
正模型,验证农民农业收入与四个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修正
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贷款是促进农民增收
的重要因素;农业保险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并不显著;农
业科技投入不但没有促进农民增收,相反是具有阻碍作用。在短期内,仅有农业
基本建设投资促进农民农业增收,其他三个要素均是微弱负相关,但总的来看,
在短期这四个要素对农民增收影响均不显著,说明这四个要素对农民农业增收的
促进作用有一定的时滞性,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挥出功效。其次,在实证结
果及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促进农民农业增收的生产要素,进而研究相关税收政策,
即如何通过税收政策促进积极生产要素的发展。本文最终选取农业基本建设投资、
农业贷款、以及农业保险(其影响虽不显著,但发展潜力很大)这三个生产要素。
从农业发展的组织形式角度考虑,促进农民农业增收。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
的现状,以及国际经验看,农业产业化能够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是农业发展的必
然趋势,也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文章最后研究了促进农业产业
化发展的税收政策。针对现行税收政策不利于农业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
专业合作社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税收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农产品深精
加工税制,降低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标准,加强认定后监督工作,完善农业专业合
作社税收政策等。
关键词:农民农业收入;税收政策;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产业化
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GDP has increased rapidly. However,
Rural Economy has hold decreasing proportion in National Econom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come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s enlarged to great extent. How to
increase incomes of farmers thus becomes hot issues to study for it is the key problem
to solve Issues of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This paper studies on how to promote the peasant income increase, through two
aspects. One is from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the other one is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peasant income increase from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First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 incomes. Through
Co integration Test between agriculture infrastructural investments, agricultural loa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peasants’ agricultural income, it
shows that agriculture infrastructural investments and agricultural loan are the key
factors boosting peasants’ incom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lays trivial role in it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put even hinder the process o f peasants to acquire more
wealth in the long run. Secondly, as tax policy is key tool for Macro-Control, the paper
lays emphasis on how to utilize tax policy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frastructural investments, agricultural loan an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hus to increase
the incomes of farmers.
To promote the peasant income increase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tilize tax policy to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which is vital for increasing farms’ incomes and also
the inevitable tre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suggests improving tax
policy for advanced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for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against relative problems.
Keywords: Peasants’ agricultural income, Tax policy, Agriculture infrastructural
investments, Agricultural loa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硕士学位论文
III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概述..............................................................................2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4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之处..........................................................................................5
第二章 农民农业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6
第一节 我国农民收入概况......................................................................................6
第二节 模型设计、数据选取及实证方法分析......................................................7
第三节 影响农民农业收入的实证分析..................................................................9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11
第三章 支持农业贷款发展的税收政策.......................................................................13
第一节 农业贷款发展现状....................................................................................13
第二节 农业贷款相关税收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
第三节 完善我国农业贷款相关税收政策的建议................................................16
第四章 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税收政策.......................................................................19
第一节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19
第二节 农业保险相关税收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第三节 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相关税收政策的建议................................................22
第五章 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政策...............................................................25
第一节 农业基础设施现状....................................................................................25
第二节 农业基础设施相关税收政策及存在的问题............................................27
第三节 健全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税收政策的建议........................................28
第六章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政策...................................................................32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32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相关税收政策及存在的问题................................................33
第三节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政策的建议................................................36
参考文献.........................................................................................................................38
后记
.............................................................................................................................41
第一章绪论
硕士学位论文
2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年均增长率维持在8%
以上,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也
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人均收入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33.6元提高到了2007年的4140
元,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从1978年的66.7%下降到2007年的43.1%。①但同时,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1997年以后,农产品供大于求,农民的收入增幅缓慢,特别
是1997-2000年,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2000年以后,虽然中国农民收入出现了
恢复性的增长势头,但其增长率一直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这导致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点3.33:1。这一方面影响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中国内需的启动。
从2004年到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年锁定“三农”问题,2008年10月
28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是讨论“三农”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
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
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可见,“三农”
问题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而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近些年,随着大量农民涌向城镇、市区,投入到工业化建设的大潮,农民的
工资性收入随之大幅上升,占农民收入比重也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农业收入
依然是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到2008年该比重仍然在50%以上。在全球金融危机
影响下,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凸显,许多农民工返乡,这势必影响他们的工资性收
入,农民增收任务是否能够实现主要看农民农业收入是否能够增加。因此,研究
农民农业收入问题具有很重要现实意义。
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经济手段,应当服务中央宗旨,在促进农
民增收的道路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农业税条例的废止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
志性事件,全面取消农业税无疑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但
这并不代表涉农税收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它只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卸
下农民的负担,还农民以“国民待遇”后,农民增收问题依然严峻。农业是弱质
产业,却又是承载整个经济发展基石的重要使命,从国际经验看,每个国家都会
在农业发展上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策。我国提出“工业反哺农
业”,对农民实行“少取、多予、放活”的原则,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税收政策上不
①数据来源于 1979 年和 2008 年《中国统计年鉴》。
硕士学位论文
3
能仅仅停留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层面上,而应该发挥税收宏观调控的功能,引导资
源流动、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概述
一、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综述
农民收入增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林毅夫(2001) 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
约农户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
Zhang和Fan(2004)利用印度的截面数据通过一般矩估计法实证了基础设施发展对
农业生产力的重大影响,指出道路和水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力具有长期的因果关
系,其中水利设施主要有利于提高农业产量,而且其影响范围超出了农业生产边
界而道路可以降低农民交通和运输成本,尤其还能有助于农民的非农活动和人口
迁移,进而对减贫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辛毅(2006)在研究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成本的关系时,分析了亩均生产成本与国家财政农业基建投
资、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成灾率之间的关系,指出
提高国家财政农业基建投资水平对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积极
的作用。
(二)农业贷款。陈锡文(2005)认为,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大
力发展农业贷款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刘忠群等(2008)通过面板数
据,也得出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但许崇高、高希武(2005)
通过实证却得出信贷投资对于农户人均收入的影响不显著, 农村金融对于农民增
收的支持不力。
(三)农业保险。邢鹂、黄昆(2007)利用1978—2000年全国分省农业生产和
价格数据,采用历史模拟方法,模拟了6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和补贴方案对农民
收入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并对投保前后农民收入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
果表明,随着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民务农收入会趋于上升和稳定。 但高杰(2008)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并不显著,甚至与理论的保障农民
收入稳定的预测方向相反。
(四)农业科技。众所周知,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
伯特 索罗(Robert Solow)分析了美国 1909~1949 年的经济增长,认为该期间每
劳动小时的产出增长中超过80%归因于技术进步(多恩布什等,2000)。国内学者也
对农业技术进步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明技术进步在推动我国农业生产中同样
作用巨大,特别是在增加农产品总产量方面效果显著。林毅夫(2001) 认为加快技
硕士学位论文
4
术进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刘进宝、刘洪(2004),黄祖辉、钱峰燕(203)
通过实证得出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方面有
巨大的作用,但技术进步与提高劳动者农业收入之间相关性很弱。
以上学者多是以单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这有利于深入研究各个要素,但显
然不便于比较各个不同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本文则把以上四个变量放在一起进
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判断变量与农民农业收入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这几个变
量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二、促进农民增收税收政策的相关文献综述
鉴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严峻性,涉农税收政策也
成为研究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村”口号以及农业税取消后,国内学者和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
究,取得了富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一)税费改革后,农民减负增收问题。林毅夫(2003),周黎安、陈烨(2005)
等认为减免农业税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是现时期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可行的有
效途径。但多数学者,如李秀红(2008),张娟(2006),方齐云等(2005)等认为
农村税费改革的重点不在于税费本身。他们并不反对农村税费改革本身,并且也
承认农村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是,他们反对将农村税费
改革当作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的灵丹妙药,而且认为过分强调农村税费
改革是本末倒置。杨春玲(2008),税杰雄(2006),庞凤喜、唐明、洪源(2006)
等认为农业税取消后,并不等于农民不在承受税收负担,农民作为农业生产者依
法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承担的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甚至有些税
种的负担可能比工业生产者更重。说明我国现行涉农税收间接优惠政策惠及农民
少,税收歧视政策依然存在等问题,需要更要进一步完善涉农税制,构造农民增
收的税收长效机制。
(二)农业税收政策发展取向问题。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2006),李本贵(2008)等认为工商税收政策要先确保城乡居民税收优惠待遇一
致,再做到农民获得比城镇居民更优惠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要从直接支持
农业生产逐步扩大,支持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支持农产品加工或深加工的范围。
并提出建立健全鼓励农业工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税收政策,建立鼓励生产要
素在城乡之间流动的税收政策,维持现行农业生产资料的税收优惠等政策建议。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2008)认为了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土改滞后、
资金匮乏、保险覆盖面小和合作社发展税收政策不成体系等主要问题,并进而针
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税收政策建议。马衍伟(2006)也提出了一些利用税收政
摘要:
展开>>
收起<<
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三农”问题成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的问题,农业收入作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值得深入研究。文章分两个角度来研究农民农业收入增加问题:一是从农业的生产要素角度,二是从农业发展的组织形式角度。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考虑,促进农民农业增收。首先,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促进农民农业增收的生产要素。文章对我国1985-2007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农业科技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验证农民农...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44 页
大小:391.21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