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人护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doc.png)
VIP免费
上海市老年人护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1 引言
从国外实践经验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各国政府都面临的严峻问题,尤其对各国的社会
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避免人口老龄
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大多数发达国家按照政府主导的模式,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老年护理
保障制度,将老年护理的传统式家庭责任逐步过渡到社会责任,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从上海实际来看,老龄化程度己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
日益显现。本研究以调查分析老年护理需求和供给现状为切入点,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借鉴国内
外现有实践和研究成果,提出应对上海社会老龄化高速发展、老年护理需求日益增长现实矛盾的
对策措施,探索研究符合上海实际的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建设路径。
2 上海市老年人护理供需状况调查
2.1抽样方法和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老年护理需求和意愿调查部分采用调查员提问式问卷调查进行资料获取。调查对象
为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根据老年人接受的老年护理服务及养老服务的不同方式分为护理
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院等)住院老人(以下简称住院老人)、家庭病床老人(以下
简称家床老人)、养老机构住院老人(以下简称养老院老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老人(以下简称居
家养老老人)、未接受以上四类服务的社区住家老人(以下简称社区老人)五类人群。结合城乡区
域分布等情况,抽取杨浦区五角场镇,闵行行区江川街道、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张江镇四个街镇
为调查区域。
2.2老年护理供给状况调查
目前,上海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主要有四类服务形式:1)老年护理院和社区医疗机构为主
的护理型医院,提供住院医疗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2)养老院提供的生活照料为主、兼带
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等照护服务;3)通过医院(主要是社区医疗机构)设立的家庭病床提供部分居
家专业医疗护理;4)通过民政部门主导、社会举办的社区助老服务社、日间服务机构提供的社区
或居家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服务。
目前,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4家,其分支机构108家(包括冠名为老年护理院的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家),核定床位16109张,实际开放床位22364张(其中冠名护理院的核定床位3993
张,实际开放床位6125张);其他具有住院功能的社会办医院(纳入医保)16家,核定床位892张,
实际开放床位1194张。
从职称情况来看,医生以中级、初级为主,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一初级为主,职称普遍较低。
从医务人员学历情况来看,有近1 /3医务人员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在年龄分布上,各类医务人员
相对比较均衡,但在医生中29岁以下比例较低。
2.2老年护理需求状况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老人中,绝大多数参加各类医疗保险,其中城保占84.8%,以他依次为镇保
10.4%、居保1.2%、互助帮困0.8%、新农合0.4%、个保0.4%另有1.7%的老人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
没有老人参加商业保险。而在居家养老老人中,居保、镇保、互助帮困人群占比较高,分别为
共 4 页 第 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24.7%, 20.7%, 11.3%。
在接受调查的老人中,76.0%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占17.0%,脑血管疾病14.6%,呼吸系
统疾病11.4%,分列前四位。住院、家床、养老院、居家养老老人中居前四位的也是这四类疾病,
但脑血管疾病比例取代糖尿病占第二位,在住院老人中占到65%,家床老人中占55.3%,养老院
老人中占3 8.4%,居家养老老人中占30.7% o
在治疗措施方面,87.3%的老人口服用药,静脉用药的为10.3%,13.7%的老人未接受任何治
疗措施。
总体上,57.8%的老人没有任何护理需求,有护理需求的老人的具体需求内容依次顺位是:
居室清洁(29.9%)、帮助洗衣洗物(27.8%)、陪诊就医(19.9%) ,安全防护(12.8%)、心理慰籍
(10.5%)、洗漱、洗澡、擦浴等个人卫生(9.6%) .肢体康复(2.9%)、帮助服药(2.6% )、排泄监护
(1.3%)、喂食(1.0%)、褥疮护理(1.0% )、会阴护理(0.7% )、口腔护理(0.5% )、鼻饲进食(0.2% )。
在养老方式意愿中,86.7%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方式,11.1%选择入住养老院,只有2.2%
的老人选择入住护理院或医院。但是,选择的情况在不同人群中有较大差异,而与该老人目前接
受的服务密切相关大,在住院老人中选择入住护理院或医院的占了80%;养老院中选择养老院的
占95.2%。
2.2 老年护理供需关系比较
2012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为415.7万人,按照具有护理需求的人数占15.3%计算,
全市具有护理需求的60岁以上老人为48.2万人。在老年护理提供能力方面,全市护理型医院实际
开放床位28891张,2009年年底实有家床19023张,养老院核定床位89859张,居家养老服务人数
21.9万名(其中6400位养老机构老人)。据此计算上海具有的老年护理服务能力,可为35万位老人
提供服务,另有13万有护理需求的老人需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相应的护理和照料。随着上海老龄化
程度进一步发展,老年护理需求量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在老年护理服务能力方面,除了民政
部在新增养老机构床位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方面采取了一定的鼓励政策,而在老年护理床位和
家庭病床的利用和开发方面尚无相应的配套政策,相反,家庭病床的服务量更是逐年呈现出一
定程度的萎缩。对此,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鼓励和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能力的政策措施,老年
护理需求的增长将在未来若干年的时间里对政府和社会管理形成巨大压力。
3 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通过上海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探索了多种形式的老年护理服务,对缓解日益增长的
老年护理需求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总量上看,服务提供能力与护理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进一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3.1 老年护理服务费用造成较重的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
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进程中,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
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属于“未富先老”。老龄化所引发的问题首当其冲便是养
老费用、医疗费用、服务费用随着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而迅猛增长。
据对四个街镇的抽样调查,老人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2.7%,在1500元以下的合计占
34.3%,在2000元以下的合计占79.9% } 2009年上海市月均养老金为1746元。而调查人群每月现
共 4 页 第 2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金支出平均1208元,其中住院老人每月平均支出 2038元,家庭病床支出1561元,养老院支出
1776元,而此三类老人每月最高意愿现金支出费用分别为1728元、1602元、1522元。三类老人的
实际支出均己超过或接近本市月养老金水平,也己超过或接近老人最高意愿现金支出的经济能
力。
而事实上,老人收入情况对老人选择老年护理服务方式己产生了一定影响。从抽样调查区域
对五类老年人群的收入调查情况来看,住院、家床、养老院及社区住家老人的收入主要集中在
1500-2000元,而居家养老老人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居家养老老人主要由低保低收入及经济
困难老人构成,一些老人虽然希望获得机构养老,但受到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不断增加的老年护理需求和老年护理费用,不但对老年人个体造成较大经济负担,同时也
对医保基金支出形成巨大压力。一些老人为了减轻护理费用支出,选择长期住院,一些家属为了
转移对老人的护理责任,也想方设法让老人长期住在医院里,将家庭责任转化为社会责任,增
加社会支出成本,造成大量医保基金在支付老年护理费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医疗保险的共济作
用,由此也形成巨大的费用支出风险。
3.2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缺乏评判标准
由于缺乏对老年护理需求的评估标准,无法对需求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分级,同时对医疗护理、
生活护理、生活照料等概念也界定不清。这些导致了各类老年护理服务功能定位不明确、服务内
容重合,进一步影响了服务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在对医院、家庭病床、养老院、居家养老四类服务人员的第三方调查中发现,在医院中
有8%的老人属于一般养老性质,没有特殊的治疗、护理或临终关怀需求,适宜住医院或护理院的
只有68%;在家床中,有22.3%的老人有治疗需求,有24.5%的老人为临终关怀,最适宜家庭病床
服务的只有55.3%;在养老院中,护理为主和一般养老的老人各占76%和24%;而在居家养老老人
中,超过60%具有治疗、护理或临终关怀需求。由此可见,由于缺乏统一的老年护理需求评估标
准,各类老年护理服务之间没有形成明晰的功能定位,势必造成老年人难以得到适合自身实际
需求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各类老年护理服务的有效利用,老年护理服务资源不足和
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并存。
3.3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区域布局不平衡
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人按照中心城区(包括黄浦、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
杨浦)、近郊区(包括闺行、宝山、嘉定、浦东)、远郊区(包括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区域划
分,人口分别为150.6万、113.1万、63.3万,各占比例46.1 %, 34.6%, 19.4%。统计三个区域的
护理型医院核定床位、家庭病床年核定建床数、养老机构核定床位后发现,三类服务形式的合计
服务量为75231, 55547, 30771,所占比例分别为46.6%, 34.4%, 19.0%,与老人分布情况非常
吻合。但是,分别分析三类服务形式,与老人分布比例相差较大。护理性医院核定床位数量三个
区域比例为35.5%, 34.2%, 30.3%,与人口结构相比中心城区明显不足,而远郊区提供量较大。
家庭病床年核定建床数三个区域分别为75.8%, 19.8%, 4.4%,中心城区提供量较大,而近郊区
和远郊区远远不足。养老机构核定床位分布为32.9%, 42.6%, 24.5%,表现出中心城区提供不足,
近郊区、远郊区供应较充沛。
由于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区域布局上的问题,导致在结构上难以满足不同区域老人的护理需
求。在中心城区老年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护理型医院以及养老机构人满为患,一床难求。
而在郊区,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床位利用不足,存在空床现象,一些区域的护理型医院为了降低
共 4 页 第 3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摘要:
展开>>
收起<<
上海市老年人护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1引言从国外实践经验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各国政府都面临的严峻问题,尤其对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避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大多数发达国家按照政府主导的模式,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将老年护理的传统式家庭责任逐步过渡到社会责任,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海实际来看,老龄化程度己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日益显现。本研究以调查分析老年护理需求和供给现状为切入点,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现有实践和研究成果,提出应对上海社会老龄化高速发展、老年护理需求...
作者:朱铭铭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00积分
属性:7 页
大小:40.5KB
格式:DOC
时间: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