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R&D资本收益率和效率研究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pdf.png)
VIP免费
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R&D 活动在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道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运
用 1999-2007 年中国分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省际工业企业的
R&D 资本收益率和 R&D 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针对收益率和效率两者不同的
特性,选用了参数法中的回归分析法测算 R&D 资本收益率,运用了非参数法中的
数据包络分析法估算 R&D 生产效率。在 R&D 资本收益率的实证分析过程中,作者
尝试将 R&D 劳动投入和 R&D 资本投入区分开来,使 R&D 支出项不包括劳务费,得
到 R&D 劳动投入产出弹性的同时也消除了双重计算问题。在 R&D 效率的数据包络
分析方法中,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尝试将生产性物质资本,劳动力等非 R&D
要素纳入到投入项中,得到的 R&D 效率为考虑了其他生产要素的全要素 R&D 生产
效率。
将 R&D 劳动投入从 R&D 资本投入中分离后的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工业 R&D 资本
产出弹性仍显著为正,但略小于生产性物质资本产出弹性,这一结果和以往文献
的结论相符。将产出弹性转化为收益率后,R&D 资本收益率远远大于物质资本收
益率,其差值大于以往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见在除去 R&D 人员的劳务费后 R&D
资本的收益率得到了提升。同时结果中还发现 R&D 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趋于零甚
至为负。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到各省际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 R&D 全要素生产率结
果,发现各直辖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 R&D 效率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西
部经济相对落后省份的 R&D 效率总体处于较低的位置。但 R&D 投入总量和 R&D
效率并不一定成比例,江苏、山东的 R&D 效率就和其 R&D 投入大省的地位不相匹
配。海南省作为经济总量和 R&D 投入都不大的省份却保持领先全国的 R&D 效率,
这一特殊现象也值得关注,文章对其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R&D 产出弹性;R&D 收益率;回归分析法;R&D 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
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 activities play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Chinese road of building an innovation-oriented society.In this paper, empirical
studies have been did to estimate the R&D return and efficiency using the panel date
from the Chinese above mediun-siz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1999-2007.As the
R&D return and efficiency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we select regression analysis
as the paramenter method to mearse R&D return rate an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as the non-parametric method to estimate the R&D efficiency.In the
empirical study for R&D return rate, we attempt to distinguish R&D labor input and
R&D capital input,as result,we can eliminate the double-counting problems and get
the elasticity of R&D labor input.In the DEA process for the R&D efficiency,we
attempt to put the physical capital,labor and other non-R&D elements into the
estimation,so we can get the result of total factor R&D efficiency.
After the separation of the R&D labor input from the R&D capital input,we can
find that Chinese industrial R&D capital elasticity is still significant,but it is slightly
less than the elasticity of productive physical capital.When we change the elasticity to
the return rate,we also can find that R&D capital return rate is much more than the
producitive physical capital return rate.
Using DEA to estimat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R&D,we can get the
results as follows:the developed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stay ahead at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However,the total quantity of R&D investment and R&D efficiency is
not necessarily proportional.
Key word: elasticity of R&D output; R&D return rate; Regression Analysis;R&D
efficiency; DEA
硕士学位论文
III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1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3
第四节 研究方法..................................................................................................4
第五节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4
第二章 理论依据和研究综述......................................................................................6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6
第二节 理论依据..................................................................................................8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13
第三章 模型设计........................................................................................................17
第一节 R&D 资本收益率的测算模型构建......................................................17
第二节 DEA 测算 R&D 效率模型的设定....................................................... 19
第四章 研究设计........................................................................................................22
第一节 R&D 收益率测算的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22
第二节 R&D 效率测算的指标选定和数据获取..............................................25
第三节 相关变量的总结和定义表....................................................................26
第五章 R&D 资本收益率的实证分析..................................................................... 29
第一节 数据的统计分析....................................................................................29
第二节 我国工业 R&D 资本收益率的实证分析.............................................32
第三节 基于 DEA 方法的我国工业全要素 R&D 效率..................................37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51
硕士学位论文
IV
第一节 本文研究结论........................................................................................51
第二节 讨论和启示............................................................................................52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53
第四节 后继研究思路........................................................................................54
参考文献 ....................................................................................................................55
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R&D 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部分,在提高国家竞争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在《2006-202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中提出了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制定了到 2020 年全社会 R&D 投入占 GDP 的比重
提高到 2.5%以上的 R&D 投入目标以及相应的 R&D 产出目标。为此我国每年
R&D 投入有了大幅度增加,R&D 投入/GDP 比例在 2007 年为 1.49%,和国际
上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发达国家作比较,我国正处于科技起飞(R&D 投入/国内生
产总值比率从 1%到 2%的过程)阶段,但是目前我国 R&D 产出效率与同期处
于科技起飞的发达国家相比相对偏低。
对于自主 R&D,国内的学者看法并不一致,一些学者主张吸引 FDI 带动国
外技术引进,以“市场换技术”(何洁,2000;潘文卿,2003);一些学者还认为
R&D 生产违背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以技术模仿为主的战略政策才符合中国比较
优势的特点,因而不赞同 R&D 投入过快增长。但另一些学者研究发现 FDI 没有
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张海洋(2005)运用中国 1999-2002 年34 个工业行
业的面板数据发现 FDI 给我国带来技术进步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本身
的技术消化能力,而这一能力又依赖于企业的 R&D 投资。其实,自主 R&D 早
已经成为了促进国家科技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增加竞争
优势,都在不断的努力加大资本投入力度。我国的 R&D 投入逐年增大也早已是
不争的事实,然而 R&D 活动具有高投入性和高风险性的特征,况且 R&D 的成
功还会带来“创造性破坏”效应,不考虑 R&D 的效率,对 R&D 的投入一味的追
求越多越好的思路显然是有悖于现代 R&D 理论的。
由此可见,现阶段我们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我国需不需要增加 R&D 的投入,
而是要研究其投入的有效性,以及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其投入带来
的收益率问题,归根结底既是要弄清 R&D 的效率问题。对于这一点,其实我国
国内学者也有所关注,但其方法各异,关注的角度各不相同,所取得的结论也各
异。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选择了这个题目作为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
第二节 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技术
硕士学位论文
2
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量,而研究与开发(R&D)又是技术进步的主要
来源。R&D 活动创造和积累知识,促进产品的创新和工业创新,推动了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就必然要求我们加大 R&D 活动的投资力度。但
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
R&D 投入的增加并不代表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现代 R&D 理论认为:R&D 投入并不是越多就对经济增长越有利。R&D 具有高
投入性和高风险性,只有赢得了 R&D 竞赛并且将成果成功投入市场的企业才能
说企业 R&D 投资是有效的。同时,即便 R&D 成功,也会产生“创造性破坏”效
应,旧的技术产品和市场将被淘汰,而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对原有的经济造成
破坏。为此,在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们不能避免的要考虑 R&D 投
入的效率。
关于 R&D 效率的测度问题,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就有研究人员应用了
很多模型和方法来研究 R&D 效率,也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但与国外的研究相比,
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该领域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去进一
步探索和完善。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文数据立足于国内省际大中型工业企业,采集的数据较为完整并且准
确,在数据处理上也借鉴了以往各个文献中的长处和经验,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
行了完善。比如对 R&D 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上,避免了常见的双重计算问题,
在R&D 折旧率的选取,R&D 人员数目确定等问题上也进行了尽可能的科学,确
保实证分析的结果能够真实可靠,在此基础上,对 R&D 效率和收益率进行实证
分析。
接着本文在分析 R&D 效率的时候,尝试将参数分析方法和非参数分析方法
一起使用,这在以往的文献中是较少出现的。本文使用的参数分析方法主要是回
归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欲评估的产出项作为因变量,而多个投入项作为自变量,
分析得出各个投入量对于产出项的影响程度,而且通过方程变化还可以计算出
R&D 产出的收益率,即 R&D 收益率。这一方法不受人为主管因素的影响,具有
统计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同时在解释应变量的变化上,可以了解各个变量的重
要程度。
同时,鉴于 R&D 产出的特殊性,本文还使用了非参数分析方法,这里主要
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其他的评估方法相比较,它
结构简单,不需要明确决策单元的生产函数,不需要事先确定各个指标之间的可
比性,不需要事先确定各个指标之间的权重,能够较好的吻合 R&D 投入和产出
之间的关系,因而得到较可靠的 R&D 投入的相对效率。同时,以往的 DEA 分
析R&D 效率时,主要只讨论 R&D 的投入,而忽略了其他要素比如物质资本投
摘要:
展开>>
收起<<
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R&D活动在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道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1999-2007年中国分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省际工业企业的R&D资本收益率和R&D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针对收益率和效率两者不同的特性,选用了参数法中的回归分析法测算R&D资本收益率,运用了非参数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估算R&D生产效率。在R&D资本收益率的实证分析过程中,作者尝试将R&D劳动投入和R&D资本投入区分开来,使R&D支出项不包括劳务费,得到R&D劳动投入产出弹性的同时也消除了双重计算问题。在R&D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尝试将生产性物质资本,劳动力等非R&...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61 页
大小:463.3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