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教版新初三化学暑期特训营学习专辑_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提高)

VIP免费
3.0 周伟光 2024-09-26 4 4 87.72KB 11 页 5积分
侵权投诉
专题 17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提高)
【目标锁定】
1.掌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2.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要点梳理】
要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
做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不
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
          h
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
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要点诠释】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
1)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
使 ,100 g 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饱和与否
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2)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
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2.由于 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 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
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
度。
要点二、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1.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
的溶解度。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四个因素:
(1)一定温度。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
(2)100g 溶剂。此处 100 g 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溶液质量。
(3)饱和状态。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g 溶剂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为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
解度。
(4)单位:g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溶剂的性质;(2)温度。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溶解度/g >10 101 1001 <001
物质的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实例 NaCl KClO3Ca(OH)2CaCO3
5.溶解度曲线:
1)当溶质一定、溶剂一定时.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是
温度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既可用表格法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法(溶解度曲线)来表示。用纵坐标表示溶
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规律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 KNO3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 NaCl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①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该物质已知溶解度所对应的温度。曲线
上的点即该物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按其数据配成的溶液正好为饱和溶液;若按曲线下面的任何一点的
数据所配溶液,均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按曲线上面任何一点所表示的数据配制溶液,溶液
中均含有未溶解的晶体,所配溶液为饱和溶液。
 ②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主要有三种情况:“陡升型”,该类物质(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明显增大;“缓升型”,这类物质(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下降型”,
它(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借助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比较相同温度下各物质溶解的大小。
 ④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种气体在一定压强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
体积(气体的体积要算成标状况时的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气体和水本身的性质。
  因:①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压强: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7晶:溶质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晶。
1晶通常有种方法:一是溶剂,如将蒸发水分,就可以晶体。二是改
变饱和溶液温度,如将硝酸钾溶液降温,也可以硝酸钾晶体。
2盐:蒸发溶剂晶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提食盐。其过程是:先将蒸发池
风吹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度,再,继续风吹日晒逐渐析出食盐来。盐是靠蒸发水分 ,
摘要:

专题17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提高)【目标锁定】1.掌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2.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知识要点梳理】要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

展开>> 收起<<
上海沪教版新初三化学暑期特训营学习专辑_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提高).docx

共11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周伟光 分类:中小学教育资料 价格:5积分 属性:11 页 大小:87.7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2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