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暑假讲义3.2 :溶液 -学生版

VIP免费
3.0 周伟光 2024-09-26 4 4 401.04KB 14 页 5积分
侵权投诉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级:新初三 辅导科目:化学
授课日期 时 C
3.2 溶液
教学内容
1、理解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及溶解度的简单计算
3、掌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4、理解溶液的稀释问题
5、了解水的有关知识
重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溶解度
3、溶质质量分数
难点:溶解度
[来源:&&Z&X&X&K]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判断溶质、溶剂
固、气体与液体混合,液体为溶剂,固、气体为溶质;
两种液体混合时,一般量多的作为溶剂;
两种液体混合且有水时,无论水多少,水一般作为溶剂(如 98%浓硫酸)。
注:溶质和溶剂是相对的,通常情况下不指明溶剂时,水就是溶剂。
4、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溶液各处密度相等)。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 CuSO4溶液为蓝色 FeSO4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d、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5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溶质可以是液体、固体或气体,溶剂一般为液体。
1)一般液体为溶剂。固体和气体为溶质。
2)当两种液体物质互溶时,一般把质量大的物质称为溶剂。
3)如果两个液体中一种是水,则水做溶剂。
6、物质的溶解性
1)定义: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溶解的能力。
摘要: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新初三辅导科目:化学授课日期时间C段主题3.2溶液教学内容1、理解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及溶解度的简单计算3、掌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理解溶液的稀释问题5、了解水的有关知识重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溶解度3、溶质质量分数难点:溶解度[来源:学&科&网Z&X&X&K]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3、判断溶质、溶剂固、气体与液体混合,液体为溶剂,固、气体为溶质;...

展开>> 收起<<
上海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暑假讲义3.2 :溶液 -学生版.doc

共1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周伟光 分类:中小学教育资料 价格:5积分 属性:14 页 大小:401.04KB 格式:DOC 时间:2024-09-2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