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教版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_暑假预习成果卷(测试范围:第1-2章)(教师版)

VIP免费
3.0 周伟光 2024-09-26 6 4 178.67KB 17 页 5积分
侵权投诉
暑假预习成果卷(测试范围:第 1-2 章)
一、选择题
1.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消毒 B.清水洗手 C.棉签采样 D.佩戴口罩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
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酒精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正确;
B、清水洗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误;
C、棉签采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错误;
D、佩戴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误;
故选:A
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分析】这里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
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家庭使用的含氟牙膏中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氟”是
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3.铝的元素符号是(  )
AAL BAi CAl DLv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
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铝的元素符号是 Al
故选:C
4.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分析】A、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
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
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C、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
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
【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
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故选项错误;
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
C、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粗盐中含泥沙、硫酸钠等杂质,有关粗盐提纯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提纯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
B.过滤可除去硫酸钠
C.蒸发时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D.提纯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
【分析】A、根据粗盐提纯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来分析;
B、根据过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硫酸钠能溶于水,不能通过过滤除去来分析;
C、根据蒸发时,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来分析;
D、根据提纯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来分析。
【解答】解:A、粗盐提纯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硫酸钠能溶于水,不能通过过滤除去,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发时,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提纯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倾倒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点燃酒精灯
摘要:

暑假预习成果卷(测试范围:第1-2章)一、选择题1.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消毒B.清水洗手C.棉签采样D.佩戴口罩【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酒精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清水洗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棉签采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佩戴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A.元素B.原子C.分子D....

展开>> 收起<<
上海沪教版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_暑假预习成果卷(测试范围:第1-2章)(教师版).docx

共17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周伟光 分类:中小学教育资料 价格:5积分 属性:17 页 大小:178.6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2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