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福寺本《参天台五台山记》俗字研究

VIP免费
3.0 李江 2024-09-20 4 4 958.11KB 52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4
摘要
《參天台五臺山記》(以下簡稱《參記》是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
日本京都岩倉大雲寺主成尋用汉语撰寫的入宋遊歷日記。成尋所撰《參記》》稿
本因發生大火而化為灰燼,今已不存。成書于 1220 年的東福寺寫本為今存最早抄
本。目前,東福寺寫本被學界已確認其為最接近原稿的抄本。該寫本中使用大量
的異俗字,大部分俗字類型為我國歷朝所見,也有一些俗字在傳抄過程中發生變
異。
爲了更加深入認識、瞭解這一時期漢字的使用情況,我們選擇東福寺寫本中
的俗字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大量具體實例,對其中的俗字考察和研究。
全文分為四章:
第一章:緒論,首先介紹了中日俗字的研究概況,其次介紹《參記》的版本
情況,接著介紹《參記》的研究现状,然後介紹了《參記》俗字的研究意義,最
後介紹本文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第二章:本章以《參記》中出現的有代表性的俗字作為例證,主要從偏旁更
換、增繁、簡省等十個方面其進行分類研究。
第三章:本章先總結《參記》中的俗字中所蘊含的規律和特黠,然後介紹其
中的傳承漢語俗字,選取一些代表性的俗字進行共時和歷史的考察。
第四章:本章主要探討俗字在日本的傳播及在日本的傳承與演變情況。傳入
日本的字,除大量的正體字外,許多歷代的俗字也得以在日本加以傳播,被日本
加以吸收。俗字在日本傳播,一方面繼承了大量的漢語俗字,另一方面在傳抄過
程中也發生了變異,創制出新的字形,大大豐富了俗字內涵。
關鍵詞東福寺本《參天台五臺山記》;俗字類型;俗字特點;俗字傳播
硕士学位论文
5
ABSTRACT
Travel diary of Tiantai Wutai Mountain " is a travels diary written in Chinese by
Chenxun who was the Japan Iwakura big cloud Teraji in the Song Shenzong
Xining-year period (1068-1077) . as the fire broke out and reduced to ashes, the diary
does not exist now. the book completed on the 1220 is the earliest manuscripts. scholars
have recognized it as the closest copy of the manuscript. The copy used in a lot of
different varia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majority of them had been seen in every
dynasty , there are also some mutate in the private copies of the process.
For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u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is period,
we have chosen the varia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as an object of study, combin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pecific examples, which classified the study of different varia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At the same time, search for the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a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rough analysis, comparison
Full-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Part I: Introduction, first introduced the origins and version of the book, followed
by the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n it, then introduced research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this research.
Part II: this part takes the different 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 as representative
example appeared in the book to do some researches in different types.
Part III: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 sums up the
law and special crafty of them on the basis of a huge number of examples.
Part IV: takes the 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 of the book as examples, to describe
the spread of Chinese language in Japan, and the heritage of future generations in Japan.
Keywords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 types ;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 features ;
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s spread
目錄
6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中日俗字研究概況 ……………………………………………… 1
第二節 《參記》的版本情況 …………………………………………… 3
第三節 《參記》的研究现状 …………………………………………… 5
第四節 《參記》俗字的研究意義 ……………………………………… 6
第五節 本文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9
第二章《參記》俗字的類型……………………………………………………12
第一節 偏旁改換………………………………………………………… 12
第二節 增繁……………………………………………………………… 15
第三節 簡省……………………………………………………………… 17
第四節 草書楷化………………………………………………………… 20
第五節 結構變換………………………………………………………… 22
第六節 書寫變易………………………………………………………… 22
第七節 類化……………………………………………………………… 26
第八節 替代……………………………………………………………… 27
第九節 合文……………………………………………………………… 28
第十節 改變造字方式…………………………………………………… 28
第三章《參記》中的漢語俗字…………………………………………………29
第一節 《參記》俗字的特點…………………………………………… 29
第二節 《參記》中的的傳承俗字……………………………………… 32
第四章《參記》中的日本俗字 ……………………………………………… 39
第一節 漢字在日本的傳播……………………………………………… 39
第二節《參記》中的日本俗字……………………………………………41
第三節 見於《參記》中的日本常用漢字……………………………… 43
結語………………………………………………………………………………45
參考文獻 ……………………………………………………………………… 46
附錄………………………………………………………………………………49
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日俗字的研究概況
8
一、我國俗字的研究概況
我国的俗字研究,上个世纪初已经引起了人們的關注。1930 年劉複、李家瑞
《宋元以來俗字譜》一書,收錄了宋元明清通俗文學中的6000多個不同的俗字。
1949年,唐蘭先生在《中國文字學》(開明書店1949)中在肯定古文字研究意義的
同時,強調近代文字的研究。在《古文字學導論》中唐蘭先生還說:“在我要創立
的新文字學裏所要研究的,是從文字起原,一直到現代楷書、或俗字、簡字的歷
史。這範圍是極廣闊的1959年,蔣禮鴻先生的《中國俗文字學研究導言》
對研究中國俗文字的意義及研究的步驟方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建構了俗字學基
礎的理論框架,為漢語俗文字學成為漢語文字學的一個獨立分支奠定了了理論基
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後,由於敦煌文獻的大量面世,俗字的研究有所加
強,呈現出一些生機和活力。
近些年來俗字研究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有不少有影響的論著相繼問世。
從整體上看,此前關於俗字的研究,其材料來源主要是敦煌卷子和歷代碑刻。1978
年,臺灣學者潘重規及其弟子編輯出版《敦煌俗字譜》,該書收錄了大量唐五代
時期流行的俗字異體,對古籍整理尤其是敦煌寫本的整理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1995年張涌泉先生《漢語俗字研究》為20世紀集大成者,是國內第一部研究漢
語俗字理論的專著,填補了近代文字研究領域的一大空白,標誌著漢語俗字研究
的理論由草創走向成熟。另外張涌泉先生《漢語俗字叢考》,涉及了很多敦煌俗
字的考據整理,不但對中文典籍中常見的俗字進行輯錄,並且細緻分析了這些俗
字的產生原因和流通使用情況,並且記錄了這些俗字的易混訛誤字形,不管是在
理論方面還是實際運用方面都非常有價值。2005年4月黃征先生出版了《敦煌俗字
典》,該典以寫本文獻異體俗字為主,兼收隸古字、避諱字、武周新字、合文等字
形,是敦煌文獻文字語言方面一項非常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碑刻俗字方面,早在
宋代,就有洪適(《隸釋》《隸續》等收集了不少碑刻俗字。清人邢澎之的《金石文
字辨異》,不僅收錄字形,還對字形變異予以考證、對變異規律進行探討。《碑別
字》、《碑別字新編》大量收錄俗字形體。近年,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
齋石刻俗字研究》以及陸明君魏晉南北朝碑别字研究》,對六朝五代的石刻俗
字進行分析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其他方面,字書的俗字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字書俗字研究包括兩方面
內容,一是歷代字書及後人對其所收俗字的整理和研究,二是大型字書的漢語俗
字整理。歷史上有識之士對俗字的研究從未間斷過。歷史上留存有辨析字形的字
樣書,如唐《干祿字書》、遼《龍龕手鏡》等,歷代的韻書《廣韻》《集韻》等
參考陳建裕:《五十年來漢語俗字的研究》,《平頂山師專學報》,1999年(8).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齊魯書社,1981年,P136
硕士学位论文
9
也記錄下了很多俗字。到了近代,特別是“新文化”運動及簡化字運動時期,俗
字一度受到人們的重視。1930 年,劉複、李家瑞等《宋元以來俗字譜》在當時即
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80 年代以後 ,對字書所收俗字的整理和研究的著作也多了起
來,如:鄭賢章《<龍龕手鏡〉俗字叢考(),楊正業《<龍龕手鏡〉古俗字考辨》
等。大型字書對俗字的整理中最顯著的成果是《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漢
語大字典》吸收了歷代特別是近代關於漢字研究的成果,對大多數漢字的形音義
都有歷史的、全面的反映,是漢代《說文解字》以來我國歷代字書中漢字形音義
的闡釋最為完備的一部字典。《中華字海》《漢語大字典》的基礎上,廣搜博采,
在單字收錄、字形規範、異體字溝通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是我國收錄漢字
最多的一部字典。
目前,俗字的研究還有待深入,俗字考辨和俗字理論研究工作都需要加強。
二、日本俗字的研究概況
日本俗字的研究,《中國語文》《中國社會科學》等有過專文,《新中日簡體
字研究》《現代日語中的漢字研究《漢字在日本的文化意義研究《漢字在日
本》《日本漢字和漢字詞研究》等專著,對日本漢字在歷史上的沿革及字據字理,
都有深入探索。周一良先生《說宛》一文是中日俗字對比研究的典範之作,張涌
泉先生《漢語俗字研究》中關於日本俗字的概括分析對中日俗字比較研究具有指
導意義,錢超塵《半井家本〈醫心方〉俗字研究》〈太素〉俗字研究》已開東
瀛漢醫抄本俗字研究之先河,董志翹〈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對不少俗
字辯證。對日本寫本俗字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正如啟功
先生為《廣碑別字》作序所言:“東瀛所傳天平以來抄本古籍,今日迻讀,每見東
邦別字之罕為中土所見,有須亟為識別者。
日本 70 年代出版了《異體字研究資料集成》一期 12 冊,90 年代又出版了《異
體字研究資料集成》二期 8 冊。其中包括《琱玉集》《節用集》《下學集《小
野篁哥字鏡》《異字篇》《異體字辨》《正俗字例》《刊謬正俗字辨》《倭楷正
訛》《道齋隨筆》《同文通考》《廓愚費字鏡》《正楷錄》《拔萃正俗通》《俗
書正訛》《省文纂考》《小野愚譃字鏡》《國字考》《和字正俗通》《倭字考》
等。這二十巨冊《異體字研究資料集成》,彙集了日本的有關俗字研究的第一手資
料,其中有杉本先生對每一種資料的解題,從中既可以窺見江戶以來日本俗字研
究的歷史。近年,笹原宏之著《日本の汉字《现代日本の异体字《国字の位
相と展开》等,对日本俗字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杰出成绩,有力推动的中日汉
〈太素〉俗字研究》,載《黃帝內經太俗研究》,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年;半井家本〈醫心
方〉俗字研究》,載《醫心方校注研究》,華夏出版社,1996年。
啟功《廣碑別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摘要:

4摘要《參天台五臺山記》(以下簡稱《參記》),是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日本京都岩倉大雲寺主成尋用汉语撰寫的入宋遊歷日記。成尋所撰《參記》》稿本因發生大火而化為灰燼,今已不存。成書于1220年的東福寺寫本為今存最早抄本。目前,東福寺寫本被學界已確認其為最接近原稿的抄本。該寫本中使用大量的異俗字,大部分俗字類型為我國歷朝所見,也有一些俗字在傳抄過程中發生變異。爲了更加深入認識、瞭解這一時期漢字的使用情況,我們選擇東福寺寫本中的俗字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大量具體實例,對其中的俗字考察和研究。全文分為四章:第一章:緒論,首先介紹了中日俗字的研究概況,其次介紹《參記》的版本情況,接著介紹《參記...

展开>> 收起<<
东福寺本《参天台五台山记》俗字研究.pdf

共52页,预览1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江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52 页 大小:958.11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