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用户的社交网络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研究
VIP免费
摘 要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社交网络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并
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虚拟与现实的社交关系正趋向一体化。同时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交网络的发展早已进入多元化时代,不同
形态的社交类应用涌现,传统综合类的社交网络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本研究选取人人网用户为调查对象,结合传播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以动机
与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构建本文的研究模型,来
探讨动机、行为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人人网用户流失的原因。研究中
将使用动机分为六种,使用行为分为三个层面考察,收回 107 份有效问卷,利用
SPSS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
回归性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1)用户最主要的三种使用动机依次为社交性动
机、信息性动机、自我呈现动机;(2)用户对于社交网络具有良好的使用意愿,
表现出较高的依赖程度,例如时间较长、使用频次较高等;(3)通过对假设的验
证,发现用户使用动机对用户的使用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对使用时间的影响
最大,对用户参与程度的影响最小;(4)最后根据用户对于人人网满意程度的调
查数据,结合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从社交属性、内容资源等方面分析人人网用
户流失现象的原因。在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探讨,为社交网络
的发展提出建议:社交网络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用户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坚持产品
的社交属性,做好内容资源,以此来吸引和沉淀用户,向更精细化方向运作。
关键词:社交网络 使用动机 使用行为 人人网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et population and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social network becomes an integral part and deeps into people’s daily lives.
The virtual and the real social relationship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merged.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bile Internet development, the social network
has come to the era of diversification and different forms of SNS are invented. The
traditional comprehensive social network is facing a huge crisis and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motivation and action, combining the communication and
psychology theories, and by learning the related studie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 this paper takes the users of Renren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ries to build a
research model to study the motivation, a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so a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why Renren loses its users. The author divides using motivation
into six kinds, and usage behavior into three layers, and takes 107 valid questionnaires
back. Then by using the SPSS, the author carries out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gathered
data.
The main results are: The three main using motivations are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and self-presentation; The user have a good usage intention and are much
more dependent on SNS, such as using time and frequency; The paper also shows that
the using motivations have direct impact on usage behaviors, especially on the using
time, while only have a little impact on users’ participate level; Based on the data of
customers’ satisfaction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why Renren loses
its users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 attribute, content resources, and so on, and tries to
discuss the solutions from its strategic arrangement, function set, content resources, etc.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author stress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 rely on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of users’, which means the social
property and good resources can attract and maintain its users, leading to the refinement
of social network.
Key Word:SNS, usage motivation, usage behavior, Renren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4
1.4 研究创新点 .................................................. 4
第二章 社交网络研究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6
2.1 社交网络研究概况 ............................................ 6
2.1.1 社交网络概念界定 ......................................... 6
2.1.2 社交网络发展梳理 ......................................... 7
2.1.3 人人网发展历程剖析 ....................................... 8
2.2 动机与行为理论 .............................................. 9
2.2.1 动机与需求 ............................................... 9
2.2.2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 10
2.3 社交网络动机与行为研究综述 ................................. 11
2.3.1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研究 ............................ 11
2.3.2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视角研究 .............................. 14
2.3.3 其他相关理论的研究 ...................................... 18
2.3.4 小结 ................................................... 20
第三章 用户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设计 ............................... 22
3.1 调查对象与研究模型 ......................................... 22
3.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 22
3.1.2 动机与行为研究模型 ...................................... 22
3.2 研究问题及假设 ............................................. 23
3.3 研究变量设计 ............................................... 24
3.3.1 自变量使用动机的定义 .................................... 24
3.3.2 中介变量使用意愿的定义 .................................. 26
3.3.3 因变量使用行为的定义 .................................... 27
3.4 研究方法 ................................................... 28
第四章 用户使用动机与行为调查数据分析 ........................... 30
4.1 研究样本构成 ............................................... 30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0
4.2.1 使用动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0
4.2.2 使用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
4.2.3 使用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4.2.4 性别与使用行为的“crosstabs”分析 ........................ 34
4.3 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 35
4.3.1 信度分析 ................................................ 35
4.3.2 效度分析 ................................................ 36
4.4 相关性分析 ................................................. 37
4.4.1 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37
4.4.2 使用动机与使用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 39
4.5 回归性分析 ................................................. 40
4.5.1 使用频次与使用动机的回归分析 ............................ 41
4.5.2 使用时间与使用动机的回归分析 ............................ 42
4.5.3 参与程度与使用动机的回归分析 ............................ 43
4.6 针对人人网使用状况的数据分析 ............................... 44
4.6.1 信度分析 ................................................ 44
4.6.2 满意程度和使用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第五章 用户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研究结果讨论 ....................... 47
5.1 动机与行为数据结果讨论 ..................................... 47
5.1.1 社交网络用户的使用动机分类 .............................. 47
5.1.2 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意愿的关系 .......................... 47
5.1.3 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的回归性分析 .......................... 48
5.1.4 研究结论小结 ............................................ 48
5.2 人人网部分数据结果讨论 ..................................... 48
5.3 社交网络发展建议 ........................................... 51
5.3.1 以社交属性为核心,沉淀用户 .............................. 51
5.3.2 以信息内容为王,挖掘细分市场 ............................ 52
5.4 研究不足 ................................................... 52
参考文献 .......................................................... 5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57
致谢 .............................................................. 58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根据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4 年6
月份,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 6.32 亿,相比较 2013 年网民数量净增 1442 万,互
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 46.9%[1]。
同时根据国际互联网数据统计机构 Internet World Stats 官方最新统计数据显
示,截止到 2014 年6月30 日,欧洲、北美洲、澳洲等发达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
分别已经达到 70.5%、87.7%,72.9%,亚洲互联网普及率为 34.7%,世界互联网平
均普及率为 42.3%[2]。
表1-1 世界互联网用户规模与普及率
(截止日期 2014 年6月30 日)
区域
人口
2014
互联网用户
Dec.31,2000
互联网用户
最新数据
普及率
%人口
增长率
2000-2014
所占人
口比例
非洲
1,125,721,038
4,514,400
297,885,898
26.5%
6,498.6%
9.8%
亚洲
3,996,408,007
114,304,000
1,386,188,112
34.7%
1,112.7%
45.7%
欧洲
825,824,883
105,096,093
582,441,059
70.5%
454.2%
19.2%
中东
231,588,580
3,284,800
111,809,510
48.3%
3,303.8%
3.7%
北美
353,860,227
108,096,800
310,322,257
87.7%
187.1%
10.2%
拉丁
612,279,181
18,068,919
320,312,562
52.3%
1,672.7
10.5%
澳洲
36,724,679
7,620,480
26,789,642
72.9%
251.6%
0.9%
总计
7,182,404,565
360,985,492
3,035,749,340
42.3%
741.0%
100.0%
通过上表数据的对比中不难发现,我国与发达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仍存在很
大差距,互联网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网民规模和增长速度看,我国互联
网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新的
增长点,取得的成绩也被全世界所瞩目,特别今年两会以后国家提出的“互联网+”
的发展战略,更是从政策上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增添了助推剂。“互联网+”在某
种程度上所代表的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即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来渗透到经济
发展的各个领域,实现两者的结合。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社交网络已经随着互联网融
入到网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慢慢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虚拟与现
实社会关系正走向一体化,它也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人人网”CEO 陈一舟(2011.12)认为互联网的业务分为通讯平台、电子商务、
内容搜索、娱乐四大业务模块,社交网络是一个基于通讯为基础平台的娱乐分享
上海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平台,它具有四大业务模块的多重基因[3]。正是社交网络的这种多元化基因,才使
得它能够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迅速地风靡全球,然而互联网发展的浪潮总是
一浪盖过一浪,本土的社交网络也经受着外部浪潮的冲击。社交网络在扎根中国
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也早已进入转型期。特别是移动化时代的来临,使得社交
革命愈演愈烈,市场竞争加剧,用户不断被细化。
从2009 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09 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
用研究报告》,到 2014 年CNNIC 发布《2014 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可以看出,CNNIC 对于社交网络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作出调整,从中可以看到社
交网络在这几年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根据《2014 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
究报告》数据显示,社交类应用中即时通讯在整个网民中的覆盖率为 89%,社交
网站(狭义社交网站像人人网等,包含 QQ 空间)覆盖率为 61.7%,微博覆盖率为
43%。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综合性社交网站,像人人网等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用户
流失严重,截止 2014 年6月,传统社交网站用户数为 2.57 亿,较去年减少 2047
万人;而作即时通讯应用,像微信等作为新兴的社交应用已经成为了使用率最高
的互联网应用,网民规模达到 5.64 亿,较去年增长 3208 万人[4]。
图1-2 2013.12-2014.6 社交网站\手机社交网站用户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7)》)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社交方式层出不穷,给传统的综合性社交
网络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在冲击之下,传统的综合性社交网络也迅速实现了移动
化转型,社交网络的网民开始慢慢地由 PC 端转向了移动端。然而转型的过程总是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1-09 7
-
VIP免费2025-01-09 9
-
VIP免费2025-01-09 7
-
VIP免费2025-01-09 7
-
VIP免费2025-01-09 9
-
VIP免费2025-01-09 9
-
VIP免费2025-01-09 9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6
作者:侯斌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1 页
大小:2.27MB
格式:PDF
时间:2025-01-09
相关内容
-
USST_Arts_112070649基于团队自反性的科技型企业TMT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时间:2025-01-09
标签:无
格式:PDF
价格:15 积分
-
TR公司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时间:2025-01-09
标签:无
格式:PDF
价格:15 积分
-
二氧化碳套管式气冷器的研究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时间:2025-01-09
标签:无
格式:PDF
价格:15 积分
-
非共沸混合物在微通道水平单管内流动沸腾特性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时间:2025-01-09
标签:无
格式:PDF
价格:15 积分
-
基于MRO的连铸辊维护管理系统研究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时间:2025-01-09
标签:无
格式:PDF
价格:15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