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背景下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及调控研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20 10 4 1007.33KB 96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2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1.2.2 本文创新点 .......................................... 2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5
§2.1 区域人口承载力理论 ........................................5
§2.1.1 区域人口承载力主要内容 .............................. 5
§2.1.2 区域人口承载力理论评述 .............................. 6
§2.1.3 区域人口承载力衡量指标 .............................. 6
§2.2 区域人口迁移理论 ......................................... 11
§2.2.1 人口迁移理论主要内容 ............................... 11
§2.2.2 经济因素角度 ....................................... 11
§2.2.3 社会因素角度 ....................................... 12
§2.3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 13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基本描述 ............................. 13
§2.3.2 新古典增长理论评述 ................................. 15
§2.4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 15
§2.4.1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内容 .................................15
§2.4.2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评述 ............................. 16
§2.4.3 倒 U 模型内容与简要评述 ..............................17
第三章 区域经济协调度量模型体系的构建 ............................ 19
§3.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19
§3.2 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量方法的确定 ..................... 20
§3.2.1 地区人均 GDP 分布基尼系数 ............................20
§3.2.2“模糊”因子分析法的应用 ............................ 21
§3.3 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度量方法的确定 ................... 22
§3.3.1 经济和人口指标选取的原则 ............................22
§3.3.2 经济和人口指标的最终确定 ............................22
§3.3.3 经济和人口协调度度量方法 ............................23
第四章 国外人口分布及流动与经济协调状况分析 ...................... 27
§4.1 人口分布与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7
§4.1.1 自然环境 ............................................27
§4.1.2 经济和就业因素 ......................................27
§4.1.3 公共服务状况 ........................................28
§4.2 部分国家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分析 ......................... 29
§4.3 美国、西德和韩国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演变过程 ............. 30
§4.3.1 美国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变化分析 ....................30
§4.3.2 西德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变化分析 ....................35
§4.3.3 韩国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变化分析 ....................36
§4.4 经济—人口分布匹配状况的基本特征 ......................... 37
第五章 我国人口分布及流动与经济协调状况分析 ...................... 39
§5.1 我国人口分布与流动的总体状况分析 ......................... 39
§5.1.1 我国人口分布与流动的特征 ............................39
§5.1.2 我国人口分布与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41
§5.2 我国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演变过程 ..................... 42
§5.3 协调度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6
第六章 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异常状况对比分析 ......................... 49
§6.1 经济—人口分布异常区人口比重对比分析 ..................... 49
§6.2 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的主要因子及作用机制分析 ............. 50
§6.2.1 选取的指标及指标意义 ................................50
§6.2.2 各指标与 GPR 相关系数分析 ............................51
§6.2.3 各指标与 GPR 回归分析 ................................52
§6.3 经济—人口分布异常区与主体功能区对应分析 ................. 54
§6.3.1 经济集聚远高于人口聚集的区域 ........................54
§6.3.2 经济集聚远低于人口聚集的区域 ........................58
第七章 主体功能区规划下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63
§7.1 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下人口与经济协调政策目标的困难 ......... 63
§7.2 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下人口与经济协调政策的制度障碍 ......... 67
§7.2.1 市场体制 ............................................67
§7.2.2 人口管理体制 ........................................68
§7.2.3 财税体制 ............................................70
§7.2.4 政绩评价体系 ........................................70
§7.3 克服相关制度障碍的对策建议 ............................... 70
§7.3.1 人口管理及相关公共服务体制 ..........................70
§7.3.2 财税体制的对策建议 ..................................72
§7.3.3 重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73
语 ............................................................ 74
录 ............................................................ 77
参考文献 .......................................................... 85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 91
一、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 ...................................91
二、参编的著作 .................................................91
三、参加的科研项目 .............................................91
谢 ............................................................ 93
主体功能区背景下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及调控研究
1 94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分类分区进行国土空间开发的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政策,
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
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规定各类
主体功能区的分布、范围、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开发或管制原则,依此规范
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导
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主体功能区规划
的出台也正是鉴于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
性,不同区域的民众所处的经济环境、所享受的基本社会福利以及个人发展的水
平和潜力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既挑战了社会公平的底线,也严重影响到区域
间民众对国家发展成果的共享。因此,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在于引
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
的空间均衡,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民众生活水平
的差异,保障社会发展的公平和效率,通过协调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促进人民福祉的提高,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保障人口迁移的权利,实现人
口的合理分布正是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均衡,促进区域间社会经济平衡
发展并满足人全面发展需求的关键。
人口的有序迁移与合理分布,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政策内涵,更是主体
功能区人口政策的关键所在。实现人自由和理性的迁移,是其他要素合理配置的
基础。而也只有实现了人自由和理性的迁移,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为最大多数的
人共享。我国未来人口流动和分布的主导政策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通过
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实现人口自愿、有序、平稳流动。人口流动和迁移的管理是
主体功能区规划及人口规划的难点,影响人口流动和分布的因素涉及到自然和社
会环境的多个维度,衡量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分布协调性的视角和层次也具有
多元性,主体功能区人口政策也必然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社会政策,涉及
到方方面面的社会因素和利益主体。但是无论影响因素多么复杂,主体功能区规
划下的人口政策也必须遵循人口发展的规律。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社会和经
济发展的一项约束性条件,而人口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惯性,在制定社
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和人口发展条件。在调整人口布局时,
各种人口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人口在各主体功能区之间的流动,这些人口因素包括
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等指标的水平
及地区差异性,制定规划时还需要考虑这些指标的变动周期。分析人口发展的现
第一章 绪论
2页 共 94
实水平以及人口发展的前景,也必须遵循人口发展的规律。因此,要制订合理有
效的主体功能区人口政策就必须探讨人口流动和分布的规律,探讨其在中国国情
下的适用性,具体的体现方式以及其所提供的政策空间。这将为探讨主体功能区
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随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增强,产业不断向沿海、
沿江、沿线地区集中,呈轴线发展,但人口同向集聚却较为滞后。国际发展经验
表明,产业和经济聚集的地区,人口也相应集中。美国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3 大
都市圈GDP(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均为全国的1/ 6 。日本东京、大阪和京都3 大
都市圈GDP占全国GDP的73%,人口占68%。而在我国,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和珠江
三角洲3大都市圈GDP约占全国的36%,人口仅占15 %左右;沿海轴线地区GDP占全
国GDP的72 %,但只承载了全国42%的人口。经济总量多的区域没有集中相应规模
的人口,使区域间人均GDP 的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科学发展观”新的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要求一要以人为本,二要尊重自
然,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个贯彻了科学发
展观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两个重要的方面。“以人
为本”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体现,主要是改变了过去各个地区都是通过追求
GDP,追求经济发展作为脱贫致富、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的发展模式。主体功
能区规划提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各个地区都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国
家发展的大系统里面,一些区域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贡献
的最主要的战略选择,另外一些地区,由于具备比较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以作为优化和重点开发的区域,在支撑整体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做出更大的贡
献。
因此在当前主体功能区背景下,本论文旨在概述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和区域经济协调(通常以人均收入指标测度)的度量方法,分析我国当前区域
经济发展的模式。在总结以往区域经济协调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测度区域
经济协调度(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度)的新方法,为我国主体功能区的人口发
展拓展研究领域。此外,通过对国外区域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协调程度现状、
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经济—人口分布变化的基本规律和经验,为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提供借鉴。这对于我国主体功能区按照“以人为
本”的原则划分以及人口流动和分布都具有重要意义。
§1.2.2 本文创新点
第一,在主体功能区框架下,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构建区域经济—人口分
主体功能区背景下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及调控研究
3 94
布体系模型,对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程度进行了分析,为我国主体功能区
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第二,首次对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匹配中的冲突环节进行分析,并从制度体
系的层面给出解释和建议。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基本思路为绪论、相关文献综述、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度
量体系模型及方法、对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进行分析、对一般规律在
中国的表现及特征进行分析、我国主体功能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与国际相关的
异常区进行对比分析、主体功能区规划下人口政策实现的困难及制度障碍并进行
解释、提出对策建议、结束语等八部分,各为一章。
第一章 绪论 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共分四个部分 分别是:区域人口承载力理论、区域
人口迁移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第三章 区域经济协调度量模型体系的构建 本章是论文的一个重要创新点,
通过对基尼系数进行变形,得出地区人均 GDP 分布的基尼系数指标。通过建立反
映地区经济集聚和人口分布状况的简单度量指标进而构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
协调偏离度指数。最后,确定建立人均 GDP 分布基尼系数指标和协调偏离度指标
体系的适用范围。
第四章 国外人口分布及流动与经济协调状况分析 应用所构建的模型体系,
选取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一般规律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人口分布及流动与经济协调状况分析 分析中国人口分布与流
动的主要状况和演变过程,探讨基本规律在中国的表现形式。
第六章 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异常状况对比分析 通过对美国相关指标进行
回归分析,确定经济—人口分布异常区状况,并和我国主体功能区相对比分析。
第七章 主体功能区规划下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从制度层面上
对经济—人口分布匹配状况中间环节的冲突进行解释并给出对策建议,为我国主
体功能区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借鉴。这是本论文的重点。
语 论文的总结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前提下,提出不足之处。
论文研究框架如图 1.1 所示:
第一章 绪论
4页 共 94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模糊因子分析
GPR 简单指标确定
构建模型体系
一般规律分析
国内规律表现
异常区对比
GPR 全变量回归分
1.1 论文框架图
摘要: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2§1.2.1研究目的及意义......................................2§1.2.2本文创新点..........................................2§1.3研究思路...

展开>> 收起<<
主体功能区背景下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及调控研究.pdf

共96页,预览1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96 页 大小:1007.33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9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