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制造业整合战略研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20 4 4 613.41KB 61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 论 ...............................................................................................................1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1.2.1 研究对象 ..................................................................................................2
§1.2.2 研究方法 ..................................................................................................3
§1.3 研究结构与框架 .............................................................................................4
§1.4 文献与理论综述 .............................................................................................6
§1.4.1 钱纳里和库兹涅茨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 ..........................................6
§1.4.2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6
§1.4.3 增长极理论 ..............................................................................................7
§1.4.4 国内外学者有关产业结构趋同理论研究现状概述 ..............................8
第二章 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回顾 .................................................................11
§2.1 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概况 ..................................................................................11
§2.1.1 长三角制造业近年来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11
§2.1.2 上海的制造业基础较为雄厚 ................................................................12
§2.1.3 强化制造业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落 ....................12
§2.2 长三角制造业整合的发展进程 .....................................................................13
§2.2.1 长三角制造业整合发展概况 ................................................................13
§2.2.2 长三角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4
§2.2.3 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14
§2.2.4 未来几年长三角制造业整合的重点 ....................................................15
§2.3 推进长三角制造业区域整合的战略意义 ...................................................16
§2.3.1 推进长三角制造业的区域整合,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16
§2.3.2 推进长三角制造业的区域整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
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17
§2.3.3 推进长三角制造业的区域整合,有助于消除区域内部各个地区之间
的过度竞争,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共同繁荣 ...............................................18
§2.3.4 推进长三角制造业的区域整合,既可以保证中心城市的经济利益,
又可以防止这些城市出现产业空洞化倾向 ...................................................18
§2.4 长三角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9
§2.4.1 长三角制造业竞争力的计算方法 ........................................................19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对长三角制造业整合的影响 .....................................................24
§3.1 国际产业转移 ...............................................................................................24
§3.1.1 国际产业分工的形式 ............................................................................24
§3.1.2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新特征 ............................................24
§3.1.3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间转移的主要趋势 ....................................25
§3.2 长三角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27
§3.3 跨国公司掀起了对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热潮 ...........................................28
§3.3.1 长三角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建设制造业的中心 ............................28
§3.3.2 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浪潮的兴起的主因 ........................................28
§3.3.3 加大制造业在华投资,建立世界工厂 ................................................30
§3.3.4 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30
§3.3.5 跨国公司在长三角制造业整合中的特征 ............................................31
第四章 长.............................................. 33
§4.1 长三角制造业整合面临的主要障碍 .............................................................33
§4.1.1 行政分割,政策协调力度低 ................................................................33
§4.1.2 上海制造业辐射能力不强 ....................................................................33
§4.1.3 未来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34
§4.2 长三角制造业整合面临的困惑 .....................................................................34
§4.3 长三角制造业整合面临的有利条件 ...........................................................35
§4.3.1 长三角经济总量及交通设施等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 ........................35
§4.3.2 上海的产业结构的优化 ........................................................................36
§4.3.3 长三角的地域及其他优势 ....................................................................36
章 长................................................. 37
§5.1 长三角制造业整合战略的总体思路 ...........................................................37
§5.1.1 区域发展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各种协调机制的作用 ........................37
§5.1.2 充分发展上海的辐射功能,带动长三角产业升级 ............................38
§5.1.3 各地区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发挥联动效益 ...........................42
§5.1.4 发挥政府促进作用,以产业集群化促进制造业整合 ........................45
§5.2 长三角制造业整合的政策建议 ......................................................................46
§5.2.1 加强制造业跨地区的兼并与重组 ........................................................47
§5.2.2 处理好各制造产业的关系 ....................................................................48
§5.2.3 以高科技改造现有传统制造业 ............................................................50
§5.2.4 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51
§5.3 关于上海的中心城市功能问题 ...................................................................53
结束语.........................................................................................................................55
参考文献 .........................................................................................................................56
...............................................................................................................................59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 论
21 世纪初,转移到中国的国际制造业资本大量地集聚到长三角,使得长三角
制造业中电子与计算机、信息与通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迅速使
长三角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基地,与此同时,长三角制造业发展遇到
材料成本上升、土地等生产资料稀缺、技工短缺、能源运力吃紧、环境承载能力
削弱、欧美市场的技术壁垒、倾销诉讼越来越频繁等限制。成为产业升级、产业
基础、发展趋势等发展机遇的瓶颈,减少乃至消除其对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变迁造
成的影响、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在国际生产一体化、贸易投资自由化、资本国际化
和市场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各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因开放而大量地吸收
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产业转移和外包订单,使那些劳动密集的、附加价值较
低的、加工贸易为主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成长。依靠来样、来料加工,产品设
计、关键原料和加工设备大多依靠进口,是中国目前大多数制造业和部分高技术
产业的基本特征。这种成长模式也带来另外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作为接受
代工的中国企业仅具有产业低端的加工能力,自身缺乏产品设计和研发优势,缺
乏技术创新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严重
依赖海外供应商和进口商,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知名的国际品牌。发展序列中处
于相对落后的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和产品价值链分工中走国际代工道路
是必然选择,选择这一发展模式也能够获得成功,如我国的台湾地区就是靠国际
代工致富,早1996 年人均所得就超过 1.3 美元,在当时相对后进的世界经
济体系中,除香港和新加坡之外,属于佼佼者。另一方面,像中国大陆这么大的
工业体系和巨大的市场容量,自己的企业不创造出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技术能力优
势,长期甘当作为配角的 国际代工者角色,仅仅赚取低廉的手工费,又会受到
国内产业界、学术界和官方要求的产业升级呼声的巨大压力。这些呼声的理论依
据在于认为仅仅靠国际代工只能是走资源消耗型的发展道路,而通过制造业的
整合,产业升级,不仅是提高制造业附加价值和实施内涵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
且是凝聚国家认同度的焦点问题之一。
长三角制造业整合战略研究
2
目前长三角制造业整合的背景:一是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加大了对长三
制造业的转移力度,给长三角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二
是苏、浙、沪三地间如何在相互间的博弈下实现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协作,选择主
导产业的问题。
在一个国家内地区间真正意义上产业转移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市场机制
发挥基础作用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我国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初步具备了这些
基本条件,并出现一定规模的产业区域间转移。然而,相对于国际间产业转移的
成熟理论而言,对在我国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研究还较少。长三角的制造业在
区域间实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和整合,在中国目前相对于其他地区和其他产业而
言,最有条件也最有可能实现。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整个
地区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长三角现代经济崛起的基础,也是当前长三
角经济增长的支柱之一。加入 WTO 后,根据比较优势原则,长三角原来的一些重
要的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将会面临较大的国际竞争,同时也将面临世界产业结构调
整转移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作为全国经济增长的
龙头,长三角经过一段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内部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急剧变动,
制造业内部也有进一步整合的要求。
因此,如何克服长三角的制造业在布局、结构以及体制上存在的严重缺陷,
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进行制造业的整合使长三角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本论文依据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实际,对上海、江苏和浙江制造业的发展情
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长三角制造业整合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简要介绍,长三
角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不但可以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而且地区
制造业产业空间集聚所获取的经济利益较大,促进地区产业的增长。从地理角度
看,长三角的范围仅限于镇江以东、通扬运河以南、杭州湾以北的区域,地势以
太湖为中心呈碗状分布,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为 5万平方公里。
但从经济地理角度看,长三角的范围则要大的多,上海市全部、江苏省南部与
部地区(苏锡常地区),苏中的南京、南通、镇江、扬州、泰州 5个市,浙北的杭
第一章 绪论
3
州、嘉兴、湖州 3(杭嘉湖地区),浙北的绍兴、宁波、舟山、台州 4市,和上
海市总共 16 个主要城市及其所辖的 75 个县市,总面积约为 10 万平方公里,约占
全国总面积的 1%,人口约 7500 万,城市化率达到了 45%。现在还有一种广义的
长三角概念,即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全部,本文若无特殊说明,均指
狭义的长三角 16 市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后,国际制造业对长三角大
规模发展转移,这对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和整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跨国
公司是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长期以来,由于判定的角度不同,跨国公
司的概念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甚至描述的术语业不统一。经过多年的探讨,
1986
年,《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守则》对跨国公司给出如下的定义1本守则中使用的
跨国公司一词是指在两个或者多个国家间组成的公有、私有或者混和所有制经营
的企业实体,不论该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
运行,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使企业内部协调一致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
得以实现,该企业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者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一
个或者多个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分享
知识,资源和责任。这一定义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并在实际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1.2.2 研究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制造业的整合已经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研究领域
之一。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也成为国内外学者
十分关注的对象,并且涌现出了大量的关于对我国制造业整合,产业升级的研究
成果。本文的研究不仅涉及我国的产业的升级,制造业的转型,而且涉及到国际
分工,社会学,跨国公司等多个方面,因此研究对象的交叉性决定了研究和数据
的收集比较困难。
与从发达国家来看问题的研究角度不同,我们的分析是从中国的情况出发的。
我们的目的在于根据实践的发展,总结和描述长三角制造业整合,参与国际分工
的阶段和水平,为长三角洲制造业整合,产业战略寻求基本的路径。
在文献综合研究和理论分析基础上,对长三角产业发展的分工与整合问题进
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对世界著名城市群的分工情况的梳理,通过对长
三角形成的历史、发展演变和现状的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采用美国经济学家丹
1The United Nations Code of Conduct on Transnational Corportions, Preamble and Objective.
Definition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UNCTC Current Studies,Series A NO.4,New York,1986,pp.29.
长三角制造业整合战略研究
4
尼尔·B·克雷默提出的偏离份额分析法,深入分析了长三角的现有产业发展状况,
分析了上海作为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城市之间的分工情况,通过引入区位商计算方
法,考察区域产业分工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相似系数不足,根据
研究综合采用理论演绎,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等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提
出了长三角城市群产业整合的思路。
§1.3 研究结构与框架
首先,本文对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回顾作了背景性的研究,介绍了长
三角制造业发展概况,长三角制造业整合的发展进程,推进长三角制造业区域整
合的战略意义,然后在理论模型及基础性研究中,采用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
雷默提出的偏离份额分析2来研究长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对长三角制造业竞
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再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从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征、
长三角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跨国公司掀起了对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热潮等几部分
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长三角制造业整合的影响,然后具体从长三角制造业整合面
临的主要障碍、长三角制造业整合面临的困惑、长三角制造业整合面临的有利条
件这三个部分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整合面临的主要障碍和有利条件,最后在归纳
背景研究和理论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对长三角的制造业整合提出了整体的思路,
并针对这个思路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框架见图 1-3-1
2本方法的基本思想可参考谈文琦:全国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中国东西部合作研究》2004
年第 1
摘要: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展开>> 收起<<
长三角制造业整合战略研究.pdf

共61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1 页 大小:613.41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