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20 4 4 534.31KB 48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同
时也受到环境的制约;当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时候,环境的因素也在发
挥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由此,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三者之
间形成了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链条。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科学地认识思想政
治教育客体的思想状况,必须认识影响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环境;思想政治教
育主体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必须把握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当今世界的开放性又进一步推动了
变化的速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呈现更加复杂的特征:第一,与传统社会相比,
现代人所处环境的多样化、多重化、多变性等特征更加显著;第二,在复杂环境
下,人的社会化程度得到了提高,最有代表性的是依赖于网络发展起来的扩大的
交往空间;第三,环境的发展对人的思想和心理的强化作用向思想政治教育者提
出了新的挑战;第四,人作用于环境的价值取向和方式发生了变化。总之,我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存在着重视直接的理论教育,忽视间接环境的影响;重视
教育主客体间的信息传递,忽视教育要素之间的环境构建等倾向,导致了思想政
治教育的“孤岛效应”。由此,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巨大冲击,面对意识
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在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今天,要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弱化的状况,必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环境发展的互动关系。
§1.1 选题缘由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是德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属于思想政治教
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入系统建设阶段以来,有关专
家、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探索一直没有间断,并且不断深化,取得了很多成
果。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化。从国内目前取得的研究成
果来看,针对“高校”这一具体对象,全面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还不多见。
§1.1.1 理论意义
1、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践发展的理论诉求
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研究对象中,最本质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环境建设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
2
的实践,它的发展和创新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不竭动力。而环境的建
设实践,从实践结果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
来看,分为有效实践和无效实践,积极有效的环境建设实践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
根本任务。而这种有效的实践正是在相对正确、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
指导下产生的,因此,正确的、科学的环境理论是当前高校进行环境建设的指导
思想。正所谓“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为了避免无效实践的
繁出现,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多围绕
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的相关论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另一方面则对
古今中外的德育环境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其中出现的新理论、新观点较少;而针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理论研究则是少之又少。
因此,本文通过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进行
分析,对相关理论做进一步批判性的吸收,不仅可以充实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环境的理论研究,更能对实践工作予以借鉴和指导。
2、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体系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体,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
实践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内部结构,造成现有的
教育理论和教育环境呈现不平衡状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内部冲突和
相互影响,同时也增强了其自我发展的动力。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子系统
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一个不断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更新的自我组织系
统,必须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发展,不断拓展深度和广度,惟有如
此,才能保持其指导环境建设实践的科学性。
面对当前新的时代环境,要求变过去那种经验型的非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
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之相适应。因此,深化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环境理论研究,是完善和丰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体系的应有内涵。
§1.1.2现实意义
1、是引导和培养高校教育客体的现实需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归宿是大学生,在国际国内环境急
剧变化的形势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都合格
的大学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
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通过
第一章 绪论
3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把握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
2、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与国际、国内等宏观环境和校园、
家庭等微观环境联系紧密。近年来,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已经遍及校园的每一个
角落。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持续深
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面对出现的
新情况,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认真研究。
§1.2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1.2.1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至今仍没有一个
统一表述的德育名称, 也没有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有关学
者称之为“公民教育”,美国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比较分散,研究
主要穿插于研究德育大方向的文献中。内容涉及高校德育的理念、课程设置体系、
高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德育的历程等等。研究的主要理论有:马克思主义德育
环境论;刺激理论;交互作用理论;场所理论;隐性课程论等。
§1.2.2国内研究状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国内理论界已经有了诸多成果。据统计,从 1994
年开始, 国内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论文有 100 多篇,专著 5 部,
另有 10 多部著作对其进行专章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顾明远、邱伟光、
耀灿、郑永廷、罗国安、沈国权等。己有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1、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定义的界定,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教育因素设置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说,以顾明远为代表,
即认为德育环境是“教育者为实现德育目标和任务而设置或使用的具有教育因素
的环境”。这里的德育环境是为完成德育任务而由人们有意设置的用人工创造出
来的环境,是一种可控性德育环境。
第二种观点是影响人的品德形成的各种因素说,以罗国安为代表,即认为德育
环境是“影响人形成一定品德的各种事物的总和”。
第三种观点是对人的品德形成和德育工作产生影响的总和说。以邱伟光、张耀
灿等为代表,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德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
4
的外部客观存在。具体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
展的一切外部因素,那些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
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德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
展和人的德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这种定义包括了前两种定义的基本
内容,因而定义更全面。
这些不同的研究视角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都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域界
上形成共识: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它包括物质要素
和精神要素;其二,这种客观条件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的那部分环境因
素。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研究的几个纬度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理论层面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结构、功能
及其建设。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结构研究
学术界从不同研究角度形成代表性的观点。其一,在要素研究方面,根据不同
的标准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
境;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开放环境与封闭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等等,有
的学者还从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出发,提出“外部德育环境、内部德育环境和中
介环境(大众传媒环境)”的要素分析法,这些要素研究既是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环
境类型的基础,又成为深入探讨某一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前提。其二,在
特征研究方面:一是按照结构特征、本质特征和外在特征进行逐一研究,三者的
整合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二是从与一般环境之比较及其自身育人
特点的两个层面出发,凸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育人特性,从而与一般环境、
其他教学环境相区别。
[1]纵观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主要有两种观
点:一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多对有对立特征的统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是复杂性和可控性的统一、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统一、直观性和抽象性的统一、稳
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整体性与局部性的统一。另一种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由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环境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这个
系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整体性与有序性的结构特征,阶级性与社会性的本
质特征以及广泛性、复杂性、动态性、渗透性与可塑性的外在特征。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功能研究
学术界主要从两方面出发来研究,一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出发,分别考察思想政
治教育环境如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过程、内容、方法、效果等,形成
了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分析,具体包括“传导机制、滤选机制、
第一章 绪论
5
化践行机制和反馈机制”。二是沿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类型,考察某一类型环境系
统的影响,例如,戴钢书的《德育环境论》对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影
响力的分别考察。三是从主体出发,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导向功能、动力
功能、感染功能、约束功能等。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研究
学术界主要把环境建设的理论指导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建设如何实现,主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原则、标准、过程、规律、具
体途径、评价而展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选择论,郑
永廷指出,由于环境影响具有的自发性,因此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主体
性,对环境进行自主选择和趋利选择,其实质是强调发挥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自觉
能动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化构建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化(德育环境化)
是指通过“通过设置一定的心理环境,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体认和自觉思考”
其旨在营造同化模拟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此基础上,黄建榕等对德育环境
化的建构范式提出设想。这一观点已经蕴涵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思
想。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造论。这一观点强调通过人的能动性创造有利于思
想政治教育实现的环境因素,即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
育环境创造过程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关于“创造环境说”的要素、特
点和基本原则。四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实性问题,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
育环境在应对现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具体问题。系统地探讨了各个环境背景下
的特征、影响及其建设对策。这些研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基础理论的具体运
用,又吸收和借鉴了相关领域的成果,如全球化理论、传媒批判理论、网络空间
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文化传播理论等,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此外,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和建设也做出
了一些研究,如高伟的《建构发展性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高等师范教育研
究,2003 年第 5期)、赵金昭的《建设和优化大学校园德育环境》(中国高等教育,2004
年第 21 期)、赵小兰的《新时期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初》(道德与文明,2005 年第 4
期)。
以上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为
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借鉴。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在系统建构上还
有待深入。1)研究深度不够,目前学术界多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外延出发研
究环境对教育主客体的影响,忽视了其他因素与环境的互动关系;2)没有将思
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一个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
系;(3)研究中,缺乏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的系统研究,因此高校思
摘要:

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制约;当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时候,环境的因素也在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由此,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链条。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状况,必须认识影响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必须把握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当今世界的开放性又进一步推动了变化的速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呈现更加复杂的特征:第一,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人所处环境的多样...

展开>> 收起<<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pdf

共48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48 页 大小:534.31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