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4 4 2.21MB 61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摘 要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银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资产规模也不断壮大,
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金融危机和银行危机的不断爆发,2007 年由美国住房抵押贷
款引发的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球金融市场,导致金融市场的大幅振荡,许多商业商
行面临破产的境地,加大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
用风险控制水平较低,信用风险控制集中在信贷发放前的审查环节,而对信贷发
放后贷款质量的跟踪以及事后管理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随着巴塞尔新
资本协议的正式实施,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
战。我国商业银行要与国际上的商业银行进行有力地竞争就必须加信用风险控制
水平的研究,与国际的先进控制水平接轨。因此,加大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控制的全过程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和国内
外有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首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成因做了分
析,其次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及信用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概述,然后详细介绍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宗旨和基本框架以及其对信用风险提
出的新要求。第三部分首先回顾了商业银行事前信用风险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
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引用上,介绍了各主要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基本思想、
优势和缺陷,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利用 GARCH 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化工
行业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 VaR 动态过程监测;最后,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制的事后阶段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第四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
信用衍生品来降低或转移信用风险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
结,在理论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信用风险全过程
控制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 新巴塞尔协议 信用风险 全过程控制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globalizationBut 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financial magnate’s
volatilitycommercial banks are facing more credit risksub-prime crisis in 2007 is an
example.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started very late
and the level of risk control is lowmost of job is about the risk control before loans
lacking rearch of tracing loan’s quality after extending credit and summarizing about
failure credit control event. With the implement of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face more demands and challenges to credit risk control.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enhance our commercial
banks’ competitive with international banks. Thereforestrengthen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credit risk control of our commercial bank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re are five parts in this thesisIn the first part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re introduced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s on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are summarized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about the
fundamental conceptthe cause of credit riskthe approach to measure credit risk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risk Further the credit risk
quantification models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The basic aim and framework about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are also described in this part.The third partfirstly
looks back to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analyses way of credit riskin the cite of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model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ideaadvantages and defects
of some important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models
Secondly
using GARCH model to
dynamic monitoring listed company’s credit risk with VaRLastlyproposing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bank’s credit risk control after loan offered. The fourth part has a
deep discussion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securitization and credit derivatives to
lower or transfer credit risk in our commercial banks. The fifth part has a summarized
about whole thesis proposing to establish the whole process of credit risk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New Basel Capitalcredit risk controlthe
whole process of credit risk control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1
§1.1.1 现实意义 .................................................................................................1
§1.1.2 理论意义 .................................................................................................2
§1.2 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3
§1.2.1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3
§1.2.2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4
§1.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5
第二章 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7
§2.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成因 ...............................................................7
§2.1.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 .....................................................................7
§2.1.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8
§2.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9
§2.3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2.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 .....................................................16
§2.4.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 ...................................16
§2.4.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框架 ...........................................................18
§2.4.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 .......................19
第三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全过程控制 ...................................................................23
§3.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 .....................................................................23
§3.1.1 古典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23
§3.1.2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27
§3.2 利用 GARCH 模型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动态过程监测 ..................33
§3.2.1 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 VaR 方法 ..................................................33
§3.2.2 GARCH 模型的实证分析 .....................................................................34
§3.2.3 结论 .......................................................................................................36
§3.3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事后控制 .....................................................................37
§3.3.1 对失败的信用风险控制事件形成事后分析报告 ...............................37
§3.3.2 加强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37
§3.3.3 对不良贷款实施信用风险转移 ...........................................................38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事后控制的拓展 .......................................................39
§4.1 资产证券化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39
§4.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参与方式与运作程序 .......................................39
§4.1.2 资产证券化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41
§4.1.3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 ....................................................................43
§4.2 信用衍生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44
§4.2.1 信用衍生品的定义及主要类别 ...........................................................46
§4.2.2 信用衍生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48
§4.2.3 信用衍生品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分析 ........................................49
第五章 结论 ...................................................................................................................53
§5.1 结论 ..................................................................................................................53
§5.2 研究尚待完善之处 ..........................................................................................53
参考文献 .........................................................................................................................5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59
致谢 .................................................................................................................................6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1.1.1 现实意义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银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资产规模也不断壮大,
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金融危机和银行危机的不断爆发,2007 年由美国住房抵押贷
款引发的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球金融市场,导致金融市场的大幅振荡,美国贝尔斯
登、雷曼兄弟等投行相继破产,截至 2009 5月,已有超过 40 家银行倒闭,对
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国的很多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工
商银行、兴业银行等作为其对手盘因对方破产违约产生了较大的损失。银行风险
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经济风险,是由于它所造成的影响力巨大,其最显著的特性是,
银行的风险损失或失败,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更为突出的是,
众多的银行储蓄者和投资者也会因此受到牵连,因而遭受很大的损失。另一方面,
银行风险一旦爆发,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使得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甚
至可能会产生恶性循环,直至金融危机的发生。因此,如何对银行业进行严格的
风险控制、保证其经营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所面临的重要议
题。
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风险按照性质可以划分为以下
三种类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由于目前
我国的利率与汇率的形成主要受监管部门约束,还远没有实现市场化,因此,市
场风险的表现并不明显;而操作风险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新增加的内容,
由于经营管理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大概占到我国商业银行所有风险损失的 10%左
右,与市场风险相差无几。由此,信用风险就成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
主要的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占商业银行总体风险损失的 80%以上[1]
随着我国加入 WTO 和我国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将逐步对外开放,
国际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的大批涌入势必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构成了很大的威
胁,整个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宏观经济情况变化较快对银行的经营产生重
大的影响,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也日渐增加。与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在
信用风险的管理方面才刚刚起步,在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方面都处于下风。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
的影响,甚至会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构成威胁。因此,积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
信用风险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适
新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
2
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提高在国际银行业中的竞争力,已经
成为当前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研究课题。
§1.1.2 理论意义
近年来国际上大型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模型方面有了重大的创新,
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国际金融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旧的巴塞
尔协议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已经日渐不能适应日异更新的国际金融市场,
这促使巴塞尔委员会于 1998 年开始着手制定新协议并于 1999 6月公布新协议
征求意见稿。在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并经过深入探讨后,巴塞尔委员会于 2001
1月公布了新资本协议草案,并继续征求意见。2004 6《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在经过历时 6年的讨论修订后终获得 G10 央行行长会议通过,并正式于 2006 年底
开始实施[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顺利实施,对各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领域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它要求商业银行注重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量化分析,更加强调商业银行在
风险计量中的精确度与敏感度,在新资本协议中,商业银行有两种计量信用风险
的方法可供选择,即标准法(Standardised Approach)和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Based Approach,即 IR 法)
标准法是根据借款人的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来确定其风险权重,再根据
借款人的风险权重等级来确定银行所应提取的资本准备。其中,各类风险权重等
级都是由巴塞尔委员会来确定的,银行本身并没有自主性。而对于内部评级法,
则是由巴塞尔委员会提供风险权重函数,由商业银行自身对特定敞口的风险要素,
如:违约风险敞口exposure at defaultEAD期限maturity违约概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PD、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进行评估,然后将这些
风险要素的评估值输入风险权重函数,最后计算出监管资本要求[3]在内部评级法
中,银行则可以利用自己的先进管理模型来确定风险要素的估值,具有较强的自
主性。通常而言,内部评级法一般可以降低银行所需的资本储备,因此,这将会
对各大商业银行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刺激其投入科研力量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模
型进行深入的研究。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尽管我国银行监管委员会明确宣布暂不执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但是为了与国际
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接轨,提高国内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把巴塞
尔新资本协议中的部分标准融入到我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中,已经是
迫在眉睫。我国银行业应该积极主动地完善风险管理模式,吸取国际上先进的风
摘要: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银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资产规模也不断壮大,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金融危机和银行危机的不断爆发,2007年由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引发的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球金融市场,导致金融市场的大幅振荡,许多商业商行面临破产的境地,加大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水平较低,信用风险控制集中在信贷发放前的审查环节,而对信贷发放后贷款质量的跟踪以及事后管理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正式实施,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与国际上的商业银行进行有力地竞争就必须加信用风险控制水平的研究,与国际的先进控制水平接...

展开>> 收起<<
新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pdf

共61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1 页 大小:2.21M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