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负激励机制研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7 4 346.68KB 69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引言
引言
一切管理都以人为中心,行政管理同样如此。人的主观能动性蕴涵着组织发展
的巨大动力。公共部门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是公务人员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绩效
提高的结果,公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行政效率提高的关键。虽然目前我国正
进行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推行,政府组织结构的变革,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
件,但人的思想和观念变革,通过负激励机制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以提高人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是实现行政高效的最有力的方式和途径。
传统的公共部门人事管理中,职位是管理和控制的重点。传统公务人员制度通
过实行职位制度,限制一个机构或部门人员的数量和种类,以期达到组织的高
和高责任性。但由于各种经济与政治发展压力的存在,公共部门传统的人事管
已逐渐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管理的核心已经从职位管理转变到以工作管理和
员管理为中心,并努力使个人行为与组织使命相趋近。以工作管理为本,就是
尽量回避政治因素干扰,合理分配工作,公正分配奖励,发展和完善分配与薪
制度。以雇员为本,就是要在积极授权的同时,充分利用行为控制的各种方式、
段,通过一个不断的监督、反馈和激励的过程,充分开发和利用雇员们的技能
能力,使雇员有出色完成工作的能力和积极性。
现代管理理论一致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取得更高效率和更好业绩的最强有
力的管理工具之一。而将行为控制这一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方法应用于
如工作设计与分析、绩效考核与管理、薪酬激励等方面,将有助于建立更富有成效
的公共管理组织。
公共部门既包括国家政权组织,管理、服务经济社会事务的行政组织,同时也
包括由政府直接投资兴办的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学校、医院以及得到行政授权的
其他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本文中公共部门特指国家政权组织和政府行政组织,
共部门人力资源特指国家公务人员,在本文中称为公务人员。
人是公共部门管理的主体。现代管理的特点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技
术越发展,越要重视人的因素,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因此,本文将以
的行为模式为基点,着重研究通过行为控制实施的负激励机制,这将有助于公
部门管理者更充分的行为特点,使之能在科学分析的基科学
管理方法,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取得最的成就。
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负激励机制研究
第一章
§1.1 论文研究的因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
人类进入 21 世纪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对公共部门的革成为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关键。在人们的意识,公共部门的服务是一种稀缺
可少的社会资,,共部门,是政府部一直于一
竞争状态。但今形同于,世济一是大所趋,公共部门
转变职能,加自身,提高行政效率,才能从"守夜"色中转变过,
才能更好服务于经济建设,进社会的发展进
自 20 世纪 70 年来“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动,席卷全球
“新公共管理”运动是政府部门业部门的管理模式,对政府工作的基
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其进行彻底的重设计,以便在成本、量、服务和效率等
量组织绩效的重要取得性的政府现了一种全新
政府管理理念。它倡导“三 E”(Economy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的管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市场
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及服务量。[1]
奥斯本在《摒弃官僚中为政府”总结了五项战略:一是核心
略—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的目;二结果战略——
建立公共体制的激励机制,通过场竞争形成激励机制以善绩顾客
略——明理机构的责任和绩效,使组织直接对顾客负责;四是控略—
决策下放控制式以复杂规章制度和等共同的使
和绩效责战略——造公共组织文弃旧体制规范
成的保守僵化意识成善于创市场的行为规范[2]
公共管理理论入市理政府部门,并将激励机制竞争
制等市场条件行为到公共部门的管理服务中,从而提高公共部门
作和管理效率。
2
然而,一段时期以我国公共部门行政效率低下扰公共部门的主要
之一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行政效率低下是目前政主要
现,更是影响济发主要问题而政府公务人员对政事
行或行不到位,是引发行政效率低下的重要因。有的职能交叉权责脱节
工作实不的对行政责、极应,工作效率不有的
而不办;少数行政法部门和人员有法不法不法不究以及有
不行、有的现象依然存在,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对这一政府部门普遍存在的,本文作者对安徽省歙县石潭乡政府进行
了实调研。在政府工作人员当地村民寻访程中发现府中
在工作效率办事推诿资源浪费等行政效率低下问题某些公务员甚至
自己日常工作职责都不其中一位公务人员更是形容自己的工
有事事就,事不好着,反正我不,办
再急
公务人员极工作作工作阻碍府行政效率的
提高。这种不个人行为广群众对政府的度,
政府所提的建设为务实、清廉的政府格格为此,在对石潭乡政府进行
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作行为控制理论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
负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徽省歙县石潭政府公务人员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了实分析和研究。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由于人力资源是一种特的资源,这使得通过行为控制实施的负激励机制对
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这是人力资源最显著的特点,也是于其
一切资源的最。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最主现在人力资源在管
中的主作用。人力资源的于发追踪操纵和控制其他资源的中心
[3]此通过对人力资源行为的有效控制,实现个管理过程的控制 ,
从而达成组织的多级
,人力资源具有增值性。同其他各类资源的有限用方式与使用范围不同
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补偿、更发展,因此,人力资源
动所产生远远高于其他资源,于高增值资源。
[4]通过合理的人力
3. 瞿萍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讨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2004 1
4. 赵曙 论人力资本值》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 11
3
资源管理负激励机制,提高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资源利用方面达到
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负激励机制的设计者,机制设计的意义就在于其一要引使人的
行为向组正方向发是要为组织不现的为设
线即当个人不利于组织的行为时,因为有行为控制机线
而不能得。因此在设计负激励机制时应考人的各种行为。
本文中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负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是因为公共部门的
人力资源管理与一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同,公共部门的使得对
其人力资源管理负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变得极为要。
1政治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一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管理主体
的不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是不具有特力的社会组织
是一组织的主要目。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有一
权力的公共组织,其组织目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和国公共权力着国家的和重,在个国经济
社会发展着重要作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是管理和服务社会的
,对其人力资源的行为实施控制是实现公共部门高,是社会
发展的由之
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不社会组织样是为本组织取利
公共组织对其人力资源进行行为控制管理,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目的不是
公共组织自身取利,而是为社会体公谋求公共利因此,对公共部门人
力资源的行为控制将保证其行为以公共利为最基本的取向。
3复杂
公共组织特是本文中所特指的政府组织是一个横错层层节制的官僚
织体,而这样一个组织按照,要
行权统一以及能配一。因此,建立完一的人力资源管理负激励机
明确职责范围遵循统一,是高效管理公共部门的基
4. 道德品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由于和作用,了其行为的过程和结果
将直政府部门。也就是,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政治素
道德品求较高。公共部门以通过负激励机制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工作的工作作
4
§1.2 内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发展分析
§1.2.1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过期的计体制,一方面对公务人员行使公共权力明确
进行制,造成以人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层出不,权力扩张
结果重扰了社人们方面许多公务人员的素低下
意识薄弱,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常常然不
目前,我国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及利用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由于公共部门扮演着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特殊角色,使其具有一
断性[5]。在这种力的,公共组织成往往企业管理的理念 ,
这使个公共部门也本的动力加上公共组织在激励机制和监督
制方面的不,最致了对人力资源使用的效率。
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相应的规范性。
规范即缺对应于其工作职位严格的工作分析、工作明书和工
规范由于有这位的公务人员手中都有或大的权力,行公
的过程中出现权力权力行使。我国对于公共部门人
资源的行为管相对状态。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直
接关到政府的公共合法性,如果政府的公形象到不应有
府在市民心中就会下降,一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其性、
力就会
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中也同样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由
人力资源动机制的化导致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励机制中组织
,激励机制中激励手段等。关于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面的章节
中进行具体分析。
§1.2.2 通过行为控制的方式实现有效激励
1激励及行为控制的基本理论
在激励机制中,激励能够产生激励实施者达到的效果和激励目
5. B. Romzek. New Paradigms for Government:Changing Public Service[M] SanFrancisco Jossey Bass,
1994
5
7. 戴维·奥斯本,彼德·里克 摒弃官僚 中国人大学出 2002
8. 戴维·奥斯本,彼德·里克 摒弃官僚 中国人大学出 2002 版版
6
摘要:

引言引言一切管理都以人为中心,行政管理同样如此。人的主观能动性蕴涵着组织发展的巨大动力。公共部门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是公务人员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绩效提高的结果,公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行政效率提高的关键。虽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推行,政府组织结构的变革,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人的思想和观念变革,通过负激励机制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以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是实现行政高效的最有力的方式和途径。传统的公共部门人事管理中,职位是管理和控制的重点。传统公务人员制度通过实行职位制度,限制一个机构或部门人员的数量和种类,以期达到组织的高效和高责任性。但由于各种经济与政治发展压力的存...

展开>> 收起<<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负激励机制研究.doc

共69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9 页 大小:346.68KB 格式:DOC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