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黑洞的人才流失问题研究--以仁达酒店为例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5 4 668.18KB 54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第一 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在物理学里“黑洞”是指一个时空的黑暗区,由一些质量颇大的星体经重力
塌缩后而形成的。它的基本特征是有一个封闭的视界,这视界就是黑洞的边界,
一切外来的物质和辐射一进入这个视界就无法逃脱出来。简言之即“有入无出”
将此概念借用到管理学上来,可以很好地解释现实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现象。简单
地说,所谓“管理黑洞”,指管理活动投入的无效性。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很多企业不是因为在管理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够多,
而是因为企业内存在“管理黑洞”,结果使得其管理投入的产出不明显。管理者们
往往不是先去消除这些“管理黑洞”而是致力于进行具体的管理活动的变革。目
前在管理学界都在大谈变革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变革都是进行了形式的变换,这
样的“换汤不换药”是解决不了目前企业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
“管理黑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研究课题,在这里,笔者就目前企业中存在
的导致人才流失的管理黑洞进行探讨。
现今企业间的竞争最激烈的不是产品的竞争,也不是顾客的竞争,而是人才
的竞争。因为一个好的人才能带来好的产品和可以争取到更多的顾客,所以人才
是培养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但是经济的发展,员工薪资的增长,工作环境的改善
并没有减低人才流动的频率,相反,令很多企业越来越烦恼的是,企业辛辛苦苦
培养出来的人才,却很难使其长久留在企业里。而且令很多管理者所想不明白的
是,他们所给予人才的似乎并不少,也在管理方面非常尊重人才,特别是核心人
才,但是员工的满意度依然不高,离职率依然无法降低下来。
目前对人才流失原因的探讨的文献较多,所论述的角度也不一样,但多是对
其可能的原因进行零星的评论与建议,而且其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大,以至难以在
实际中降低人才的流失。从“管理黑洞”这个角度来对人才流失进行系统的论述,
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文献。事实上,“管理黑洞”的存在和扩大,是人才流失的非
常重要的原因。所以本文希望能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得出降低人才流失的
可操作性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删除[lib]:
基于管理黑洞的人才流失问题研
2
§1.2 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及动态
§1.2.1 管理黑洞的研究水平及动态
对黑洞理论在管理方面的论述最早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在《年
代的管理》一书提出IT 黑洞”指的是企业投资信息技术如同把钱投入一个深不
见底的黑洞,他指出了投入而没有产出的这种黑洞现象。“管理黑洞”这个说法在
我国很早就有,但是很多都是将“管理黑洞”等同于“管理漏洞”,与黑洞的特性
并不相乎。而在国内关于“管理黑洞”具有代表性且得到普遍认可的理解和论述
是陈朝晖2002[1]他在《管理黑洞——现代企业管理的陷阱》中首次提出“管
理黑洞”的概念。“管理黑洞”的影响更深入的分析是张锦贤和晏钢2005
[2]
他们对“管理黑洞”的形成机理与扩散模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提出要打破
黑洞就要建立所谓的“超执行力组织”但是这些文章都还没有专门论述人员流失
这方面的问题。
§1.2.2 人才流失的研究水平及动态
目前关于人员流失原因方面的文献非常之多,有从员工的个人特性进行分析,
从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或两者兼有之,也有从社会环境角度进行探讨的。而对
其动因分析的理论角度广泛,涉及博弈论、心理契约理论、XY理论、公平理论、
需求层次论以及经济成本等。相对管理黑洞理论,关于人才流失的研究已经颇为
成熟甚至泛滥,在这些研究文献当中,暗含着有一些管理活动有投入而无产出的
“黑洞”现象,但还没有正式提及“管理黑洞”这个概念及其与员工流失之间
关系。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酒店的人才是指服务于酒店,具备丰富的经验并掌握了一定的服务技能和理
念的核心员工,他们可以是酒店的技术工人、高级服务员,也可以是领班或主管
以上的管理人员,这些人才是酒店创业和赖以发展的顶梁柱。但是,据关于仁达
酒店的调查显示,企业中高达 9成的人才想辞职或跳槽,其中 70%的人有过辞职
或跳槽经历;据不完全统计,有 60%以上的酒店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目前未从事酒
店业。酒店的人才流失包括两方面的现象:一方面是酒店的从业人员流失到别的
企业或公司,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人才在各酒店之间流动,人才的
合理流动是正常的,但如果这种流动是大范围的和经常性的,就变成了人才流失,
问题就严重了。目前,一些酒店面临着人才流失的烦恼,酒店业务的不断发展,
第一 章 绪 论
3
却缺乏掌握相应技能的员工;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国际著名品牌
的酒店集团纷纷登陆国内的酒店市场,引发国内酒店的人才频频跳槽,这已影响
到了一些酒店的服务质量。客人投诉不断,在职员工纷纷抱怨,工作效率低下也
一直困扰着管理者。那么,如何才能减少人才流失现象给酒店带来的损失呢?笔
者认为,分析酒店管理黑洞与心理授权是缩小黑洞边界、减少人才流失的有效途
径之一。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视角创新
关于“管理黑洞”的相关文献和关于“人才流失”相关文献虽然很多,专
家学者也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两个概念都是在相对独立的范筹内进行研究
和阐述,而没有把“管理黑洞”和“人才流失”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
探讨其中的关系。本文正是从研究的视角上创新,试探了两者的关系。
§1.4.2 动因分类创新
“管理黑洞”的提出已有时日了,但只限于笼统的研究与阐述,而没有进
更进一步的细分,而在实践中,“管理黑洞”的产生原因是众多的,笔者在平时的
工作实践及大量数据收集研究基础上,对“管理黑洞”的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
划分为“制度黑洞执行黑洞心理黑洞”三类,在概念上对“管理黑洞”
进行了创新,首次对“管理黑洞”的类型进行了划分,便于下一步深入的研究。
§1.4.3 策略举措创新
“管理黑洞”属于管理学范筹,“人才流失”属于组织人力资源学范筹,在相
关的文献中,学者专家们主要是运用管理学相关知识及策略对所述问题进行分析
解决。而本文中笔者则借用心理学知识,提出用“心理授权”的策略来解决“
理黑洞”中的三个类型的问题,达到降低人才流失率的目的,可谓是在解决问题
的策略上进行了创新,而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4.4 不足之处
人才流失问题是当今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虽然做了
一些调研工作,但由于知识结构和时间的限制以及人才流失的因素较多,调研统
计资料还不够完善,还有许多因子研究不深或未能分析,需要今后进一步的深入
研究。
管理黑洞在管理学中提出的历史不是太长,相关专家也在做深入的研究,由
第六章 结论
删除[lib]:
基于管理黑洞的人才流失问题研
4
于本人能力有限,只针对一个企业的管理活动做了较为粗浅的阐述,还有许多问
题研究不够深入,对管理黑洞的产生没有做定量地分析和研究,没能制定出一个
有效地衡量标准。在日后的学习研究中,我将继续努力,对此做进一步地探讨。
§1.5 本文引用案例背景介绍:
本文以仁达酒店为案例,在全文各章节的内容中对仁达酒店的管理活动和经
营现象进行了分析。
仁达酒店座落在中国西部某省会城市,2002 年建成,属民营企业。酒店占地
5000 平方米,共十二层,一期装修营业共八层,其中一楼为酒店大堂和西餐厅,
二楼中餐厅和宴会厅,三楼娱乐厅,四楼多功能厅及办公区,五至八楼为客房。
酒店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八大部门,见组织结构图 1-1人员结构
1-2
1-1 组织结构图
仁达酒店
西
第一 章 绪 论
5
1-2 人员结构图
由于酒店建设投入资金巨大,企业资金不足,向银行借款 3600 万元,保证了
在建成当年,投入了营业。酒店开业初期,有员工共计 400 余人,在开业的第一
年,员工的流失率在 20%;第二年,酒店着手开始参加国家旅游局四星级评定工
作,专门高薪聘请了酒店管理公司,提升服务质量,为四星级挂牌做准备工作,
可经营业绩一直不佳,员工的年流失率上升为 30%;在接下来了两年里,员工流
失率一直处于上升态势,高达 50%,在酒店工作满一年的员工都成了老员工。将
员工流失的资料做以统计,得出以下数据:在四年中,总离职人数为 564 人,
为自身原因离职(结婚、生育、升学等)人数 12 人,占总离职人数 2.1%因升
职跳槽 124 人,占总离职人数 22%;因不满酒店管理,主动离职 187 人,占总
职人数 33.1%因工作不愉快而选择离职员工 198 人,占总离职人数 35.2%;
它原因离职 43 人(包括酒店辞退员工占总离职人数 7.6%。见图 1-3.其中
管以上人员离职 41 人,占总离职人数 73%,主管以下人员离职 523 人,占总离
职人数 92.7%,见图 1-4。从四年的人才流失率上来看,主管以上岗位定岗人数
29 人,四年的人才流失率为 141.4%,主管以下人员定岗人数为 399 人,四年
才流失率为 131.1%。
西
第六章 结论
删除[lib]:
基于管理黑洞的人才流失问题研
6
图 1-3 人员流失原因图
图 1-4 各职位人员流失图
仁达酒店为什么有这么高的人才流失率?从这一组组数据后面,我们看到了
什么?在以下的章节中,本文将做以分析思考。
§1.6 本文的结构
本文是以仁达酒店的管理活动为例,以人才流失贯穿全文。首先阐明了“管
理黑洞”理论由来,历史及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分析了企业管理中管理黑洞形
成的原因,并以仁达酒店为例具体进行了说明。随后用人才流失基础理论分析了
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并对当前国内外人才流失发展的现状与影响做了研究。在
前面两大部分阐述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三部分以仁达酒店为例,对三种类型的“管
理黑洞”引发人才流失进行了分析,并以心理授权策略提出了解决“管理黑洞”
引发人才流失的建议。全文的最后部分,将前文案例中仁达酒店的人才流失原因
其它原因
对管理不满 升职原因
2 %
工作不愉快
工作不愉快
其它原
对管理不满
自身原
升职原
7.3%
92.7%
主管以下人
摘要:

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在物理学里“黑洞”是指一个时空的黑暗区,由一些质量颇大的星体经重力塌缩后而形成的。它的基本特征是有一个封闭的视界,这视界就是黑洞的边界,一切外来的物质和辐射一进入这个视界就无法逃脱出来。简言之即“有入无出”。将此概念借用到管理学上来,可以很好地解释现实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现象。简单地说,所谓“管理黑洞”,指管理活动投入的无效性。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很多企业不是因为在管理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够多,而是因为企业内存在“管理黑洞”,结果使得其管理投入的产出不明显。管理者们往往不是先去消除这些“管理黑洞”而是致力于进行具体的管理活动的变革。目前在管理学界都在大谈变革...

展开>> 收起<<
基于管理黑洞的人才流失问题研究--以仁达酒店为例.pdf

共54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54 页 大小:668.18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