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把关”理论的网络新闻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模拟系统实现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5 4 1.37MB 80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 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2
§1.3 本文研究内容 .............................................. 3
第二章 网络新闻与编辑角色变换 ........................................ 4
§2.1 网络新闻的概念特征 ........................................ 4
§2.2 编辑在中国网络新闻发展中的角色变化 ........................ 4
§2.2.1 网络编辑时间观的发展 ................................ 5
§2.2.2 网络新闻的组织方式 .................................. 7
§2.2.3 网络新闻发布与利用方式的发展 ........................ 8
§2.2.4 多媒体编辑手段的发展 ................................ 9
§2.2.5 网络新闻内容的深化 ................................. 10
§2.2.6 网络编辑与受众的深入互动 ........................... 12
§2.3 提高网络新闻编辑的新闻素养 ............................... 14
§2.4 网络新闻编辑的编辑业务素质 ............................... 15
第三章 编辑在新环境下的“把关”实务 ................................. 23
§3.1 “把关人”理论的发展 ..................................... 23
§3.2 网络新闻中把关人存在的必要性 ............................. 25
§3.3 Web2.0 时代的网络“把关人”实务 ........................... 26
§3.3.1 政府是强有力的把关人 ............................... 26
§3.3.2 编辑操作的“三审制” ............................... 28
§3.3.3 编辑删改新闻是把关的重要步骤 ....................... 29
§3.3.4 网络实名制是有效的监督手段 ......................... 30
§3.3.5 互动性的纠错机制 ................................... 31
§3.3.6 编辑利用议程设置引导舆论 ........................... 32
§3.3.7 版主是特殊的“把关人” ............................. 34
§3.3.8 技术手段是编辑“把关”的便捷工具 ................... 35
§3.3.9 假新闻的生产模式分析及治理对策 ..................... 36
§3.4 本章小结 ................................................. 39
第四章 新闻管理模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40
§4.1 模拟系统的需求分析 ....................................... 40
§4.1.1 系统设计目标 ....................................... 40
§4.1.2 系统的功能需求 ..................................... 41
§4.2 模拟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44
§4.2.1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原则 ............................... 44
§4.2.2 数据库系统的选择 ................................... 44
§4.2.3 数据库系统的表设计 ................................. 44
§4.2.4 数据库的访问和存储 ................................. 48
第五章 各模块详细功能设计与实现 ..................................... 50
§5.1 系统功能规范 ............................................. 50
§5.1.1 应用程序配置 ....................................... 50
§5.1.2 系统中的类 ......................................... 51
§5.2 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实现 ................................... 53
§5.2.1 实时监测模块 ....................................... 53
§5.2.2 新闻过滤模块 ....................................... 54
§5.2.3 新闻检索与议程设置模块 ............................. 56
§5.2.4 网络新闻价值评价模块 ............................... 57
§5.2.5 “X 级”新闻审核模块 ............................... 62
§5.2.6 假新闻举报预警模块 ................................. 64
§5.2.7 读者意见模块 ....................................... 66
§5.3 系统配置与环境 ........................................... 67
第六章 模拟系统测试 ................................................. 68
§6.1 测试过程 ................................................. 68
§6.2 测试效果分析 ............................................. 72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5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5
§7.2 网络新闻的展望及后续工作 ................................. 75
参考文献 ............................................................ 77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79
............................................................... 80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网络发展速度也呈现出巨大的活力。网
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类媒体。这类新媒体成为新闻传播
的载体以后,就促成了网络新闻的传播。网络新闻已成为网民获取信息最便捷的
方式,新闻借助网络的优势之后,除了具有报纸的图文并茂、广播的迅速快捷、
电视的声情俱佳外,还具有快速、互动、多层次、多角度、全时性、全方位、高
度自由等优点。网络新闻浏览成为网民日常最常用功能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
网络新闻由于其传播模式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矛盾的双重性。一方
面它对信息传播,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报道中,表现出传统媒体
无法与其相比的优势:快捷、信息多源、互动,让大众可以参与对事件的评论,
发表自己意见,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发展。另一方面,在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新闻
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的同时,由于信息来源的多元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也就
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虚假新闻、色情泛滥、报道角度异化、个
人隐私与知识产权遭到侵犯、导航系统失效、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等等,又影响
了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网络上的虚假新闻可以信手拈来,07 年最有国际影响
的假新闻,中新社“冤枉”中国留学生为校园惨剧凶手;07 年最佳原创假新闻,
北京电视台之纸馅包子,闹得满城风雨,这无疑对新闻“把关”力度提出了质疑。
[6]网络上的自由是相对的,为保证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把关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
作,作为网络新闻的发布者、编辑者和网上舆论的掌控者的网络新闻编辑,加强
把关能力迫在眉睫。
为了使新闻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处理,目前的新闻采编管理系统基本的新
闻发布、更新、修改、删除功能都可以实现,但与传统媒体由记者、编辑、总编
辑层层审核的组织把关相比较,新闻网站的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常常采编发合一,
从采集到写作再到上传都由一个人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把关”趋于弱化,组织
行为变得单一,操作上虽简单,但效果相对较差。新闻管理系统中完善的 N级审
核机制,新闻录入中“非法词语”的过滤,超链接中不良信息的屏蔽,虚假新闻
的验证核实,网站中色情信息的监控等在新闻管理系统中还不够完善。
结合“把关”理论的网络新闻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模拟系统实现
2
因此,有必要对 Web2.0 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进行系统的整理,从网络新
闻发布和监管的各个环节研究网络编辑如何规范新闻,引导舆论等,并将把关思
想融入到网络新闻管理系统中,结合计算机技术对网络新闻进行有效的监管。从
而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满足公众对互联网信息需求,促进网络新闻健康、有序
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1950 年怀特将“把关”的概念正式引入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到上世纪 90
代,休梅克Shoemaker和里茨Reese提出了著名的五层“把关”模式(个人
层面、行业规则层面、组织层面、媒介制度层面和社会体制层面),把关理论从个
人层面发展到体制层面。在以交互性、个性化、去中心化为特征的 Web2.0 时代,
网络新闻的传播者不仅仅有编辑记者,还有广大的网民,不是传统传播意义上的
“把关人”,但有一种最终的力量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将真正能够吸引受
众的信息保留下来,而剔出没有传播价值的“垃圾信息”。网络新闻传播模式更加
复杂,由于信息发布权威性的削弱和高度自由化,“把关人”理论非但没有过时,
而是应该包含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多的责任,而目前新媒介环境下对网络新闻的
把关研究还没有成熟的理论模型。
传统新闻编辑“把关”包括把好“政治关、事实关、知识关、辞章关”即对
新闻稿件的选择、加工要遵守新闻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等原则以及遵守《关
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等法律法规,这些同样适用于网络新闻
把关人,但面对海量的信息更多的是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网络新闻的把关更多的是作为“意见领袖”引导符合社会发展进步方向的舆论,
鼓励网民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巧妙地让“各种声音”更响亮,进行科学的议程
设置,帮助提升网民素质,加强他们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是非道德观。这种要
求的前提下,编辑的把关压力和责任都很大,需要针对网络传播的新特点,来研
究网络编辑把关。
当前的网络新闻发布管理系统,能够使新闻及时、高效地处理,不仅可以发
布最新的新闻,还可以提供过时的新闻和大量的信息,即可以形成传统新闻不能
实现的背景性新闻、分析性新闻、不同角度的深度报道;新闻搜索可以使受众快
速准确地获得新闻,提高受众的新闻利用效率;相关新闻列表、新闻专题集纳同
样是为“依据受众需要提供新闻”的思路服务的,通过列出相关新闻、汇聚专题
使受众的需要得到更多满足的可能性,并具有拓展受众需要,从而扩大受众利益
第一章 绪论
3
的可能性;新闻排行、新闻调查和讨论一方面使传者获知受众的需要,另一方面,
更有意义的是使受众个体通过参与调查和讨论获知社会其他个体的态度和意见,
即网络上的公众舆论;多媒体、滚动新闻、直播则承续了传统媒体即时阅读新闻
的方式,但在时效性上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需要。这些特征使网络新闻媒体超出
了传统媒体发布新闻的模式。其中多媒体和直播虽然不是网络新闻媒体常规性的
新闻发布方式,但是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网站都曾经播放过多媒体新闻、直播过
新闻。但是普遍的网络新闻管理系统对把关的技术实现缺乏有效的机制,如审核
简单,信息过滤不够完善,新闻检索不够智能化,为把关人提供的参与平台不够
完善等等。
§1.3 本文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以传统媒体的“把关”理论为参照的基础上,初步勾勒出网络
新闻“把关人”Web2.0 环境下的编辑实务中的操作规范。然后将该规范应用于
网络新闻管理系统中,构造管理系统模型。最后选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3 开发平台,采用 B/S 网络架构,C#编程语言为开发工具,设计了一般的网
络新闻管理流平台模型,本人期望论文的研究成果将应用到监管宽松的地方性网
络新闻网站模块中,进一步挖掘应该推广的常规的网络新闻管理系统模型。
本论文共分七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研究与分析网络新闻的概念、特性、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的不
同之处,以及编辑在网络新闻编辑中的角色定位。
第三章,“把关人”理论的发展,Web2.0 环境下,编辑如何才是合格的“把
关人”以及“把关”的操作实务。
第四章,提出了将“把关人”理论应用于网络新闻管理系统的模型,对其进
行需求分析和模块设计。
第五章,各个主要模块的功能实现以及主要代码。
第六章,对系统进行测试,并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
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尚未考虑的问题以及对网络新闻的展望。
结合“把关”理论的网络新闻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模拟系统实现
4
第二章 网络新闻与编辑角色变换
§2.1 网络新闻的概念特征
网络新闻是突破传统新闻的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
它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压缩了信息的厚度,让人们在最短
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不仅如此,未来的网络新闻将不再受传统新闻
发布者的限制,受众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传播,而且
新闻将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网络新闻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向着更深的层
次发展,这将完全颠覆网络新闻的传统概念。
网络新闻的力量不在于面面俱到、越多越好,经济化的今天,网络新闻的走
向在于精练,在于在更短的时间内让受众接收到更多更有用的新闻。这就是制约
网络新闻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编辑的力量,让信息有序化、整合化、简单化是
新的发展起点。所以,网络新闻的“瘦身”运动将备受关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网络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优越性已被广泛认可。除了传统
媒体创办的新闻网站之外,还出现了纯粹的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办新闻频道的趋
势。从报纸电视的电子版到门户网站的新闻页面,网络新闻的未来又将会是什么?
市场是通过需求来检验的,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人
们对信息的渴望又越来越迫切。所以,新闻信息的专业化将是网络新闻的发展方
向。人们不仅是要了解信息,而且更希望深入本质,在短时间内掌握全面精练的
内容。网络新闻将不再是门户网站的一部分,更加专业化的新闻网站将异军突起。
§2.2 编辑在中国网络新闻发展中的角色变化
1994 4月,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1995 1月,《神州学人》杂志成为中
国第一家上网媒体。从那时以来,中国网络媒体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这一阶段
也可看作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网络媒体事业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一个最直接也是最突出的表现,是网络媒体在新闻业务
方面的进步。
网络新闻业务,其诞生之初,是传统新闻业务的一种延伸,但是,经过近十
年的发展,它在不断吸取传统新闻业务养分的同时,也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崭新面
摘要: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2§1.3本文研究内容..............................................3第二章网络新闻与编辑角色变换........................................4§2...

展开>> 收起<<
结合“把关”理论的网络新闻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模拟系统实现.pdf

共80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80 页 大小:1.37M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