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研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5 4 782.47KB 77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摘 要
资本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资本充足率管理又是资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不仅关系
到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并且直接关系到银行业的安危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中国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外资银行诸多竞争优势,对比之下,我国商业
银行资本金数量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偏低,而且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银行
资本结构单一,资本构成不尽合理。随着上述问题对银行发展的阻力日益明显,
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资本不足的问题已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
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现状和资本充足率偏低的原
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从内源和外源两种途径来补充银行资本金,建立一
个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渠道,从而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
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不断调整商业银行的资本量,使
其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这是因为资本量太少,势必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经
营,但是资本量也并不是越多越好的:资本量过多流动性增强了,风险降低了,
但却影响到了银行的盈利能力。本文通过回归分析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需要
量的主要因素,并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见的资本不足和资
本过剩这两种状态下就如何调整资本,使资本量保持适度进行了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要跟上国际标准,不仅要从自身资本管理下手,
变革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管理理念的转变和一些具体的技术性措施的实施,
如尽快建立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加快信用
体系的建立等。另外,它还依赖于其他一些改革进程,如政府职能的转变、金融
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资本充足率 监管资本 分子策略 适度资本量
ABSTRACT
Capital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ommercial banks. Capital
adequacy is the foundation not only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mmercial banks, but also for the safety of banking and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Since China have entered WTO, facing to a rate of 8 percent
international capital standardour commercial banks are being constantly bothered by
such as the inadequacy of capital inappropriate capital structureetcWith these
problems retarding the progress of our commercial bank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it is very urg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capital to our banks. So,
this paper, using our current banking conditions and trends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analysis the actual state of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e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further examines the reasons for their formation. The paper also bring up two ways,
one is the internal way, the other is the external way, to supply the capital, and set up a
sustain supplementary channe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inadequate capital from
root.
It is misguide that the more the quantity of the capital is, the better the bank will
get. In fact, too much capital can cause a bank increasing its liquidity and reducing its
risk, but it also can lower its profitability. Therefore, the quantity of the capital should
be kept in a moderate state. This paper analysis’s the primary elements of the quantity
of the capital of commercial bank, and expounds how to adjust the quantity of the
capital to keep it moderate in the state of the up and under capitalizations.
To catch up the international step of capital rate management, our bank have to
further their reform, such as changing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of the bank, extort the
idea of the management, etc, and make things ready for being enlist into the global
competence.
Key WordCapital, Capital Adequacy, Regulatory Capital, Moderate Quantity
of Capital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1
§1.1 写作背景 ....................................................... 1
§1.2 文献综述 ....................................................... 1
§1.2.1 理论介绍 ..................................................... 1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4
§1.3 本文研究角度、内容与创新点 ..................................... 5
§1.4 本文的不足 ..................................................... 6
第二章 银行资本的构成及功能 .......................................... 7
§2.1 银行资本的概念 ................................................. 7
§2.1.1 三种最主要的银行资本概念 ..................................... 7
§2.1.2 银行三种资本概念的联系和差别 ................................. 8
§2.2 银行资本的构成 ................................................. 9
§2.2.1 普通资本 .................................................... 10
§2.2.2 优先资本 .................................................... 10
§2.2.3 其他资本 .................................................... 11
§2.3 银行资本的功能 ................................................ 13
§2.3.1 保证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功能 .................................. 13
§2.3.2 保护存款者利益的功能 ........................................ 13
§2.3.3 增强公众信心的功能 .......................................... 14
§2.3.4 对银行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功能 .................................. 14
第三章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的国际约定 ............................. 17
§3.1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程度衡量标准的演进 ............................ 17
§3.1.1 资本比率 .................................................... 17
§3.1.2 纽约公式 .................................................... 18
§3.1.3 综合分析方法 ................................................ 18
§3.2 商业银行衡量资本充足程度的国际规范——巴塞尔资本协议 .......... 19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 23
§4.1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分析 .............................. 23
§4.2.1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 .............................. 23
§4.2.1 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 ................................ 23
§4.2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 24
§4.2.1 利润稀薄 .................................................... 24
§4.2.2 资本结构单一 ................................................ 24
§4.2.3 规模冲动的陷阱 .............................................. 26
§4.2.4 不良资产对资本的损耗 ........................................ 27
§4.3 经济环境和投资者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 28
§4.4 商业银行面对资本充足率的国际监管压力与日俱增 .................. 29
第五章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渠道 ..................................... 31
§5.1 内源资本补充渠道 .............................................. 31
§5.2 外源资本补充渠道 .............................................. 32
§5.2.1 渠道之一: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 .............................. 32
§5.2.2 渠道之二:发行次级金融债券 .................................. 35
§5.2.3 渠道之三:吸引海外战略投资者 ................................ 38
§5.3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发展展望 ................................ 41
§5.3.1 积极探索各种可能的方式筹集中长期资本 ........................ 41
§5.3.2 积极争取市场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支持 .................. 42
§5.3.3 引导市场认识银行股的投资价值 ................................ 42
§5.3.4 最大限度地利用外资参股 ...................................... 42
§5.3.5 提升资本的使用效率 .......................................... 42
第六章 商业银行适度的资本需要量 ..................................... 45
§6.1 商业银行最佳资本需要量的经济学分析 ............................ 45
§6.2 影响商业银行资本需要量的因素分析 .............................. 49
§6.2.1 影响商业银行资本需要量的主要因素 ............................ 49
§6.2.2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需要量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
§6.3 商业银行适度资本量的调整 ...................................... 56
§6.3.1 资本不足 .................................................... 56
§6.3.2 资本过量 .................................................... 66
第七章 ....................................................... 69
§7.1 基本结论 ...................................................... 69
§7.2 政策建议 ...................................................... 69
参考文献 ............................................................ 7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75
............................................................ 77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
§1.1 写作背景
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是金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分,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并且直接关系
到银行业的安危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国家信用担保,对资
本充足率还不够重视。试想一旦商业银行因为意外事故发生挤兑,如果银行资本
金严重不足无法保证支付,那么,由于金融风险的传染性特征以及扩散的乘数效
应,有可能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整个或局部的金融困难很快便会演变成
全局性的金融动荡[1]。纵观银行业发展的成败经验,无论哪个银行,不论规模大
小,倒闭的无一不是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资本枯竭、自身流动性无法保证而被迫停
业。比如 1997 年 11 月,日本十大商业银行之一——北海道拓殖银行由于蒙受了
大约 78 亿美元巨额的坏账亏损,资本金严重不足,最终宣布倒闭。著名的巴林银
行集团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却因为新加坡巴林
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在期货市场上错位判断和操作使得巴林银行最后损失金
额高达 14 亿美元,资本金难以抵补巨额的亏损,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就这样
灰飞烟灭了。因此只有具备科学的资本管理体系和持续稳定的资本补充机制的银
行才能够在经营中站稳脚跟。
资本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资
本充足率管理又是资本管理的核心内容[2]。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现在
面对外资银行诸多竞争优势,对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数量严重不足,资
本充足率偏低,而且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构成不
尽合理。2006 年底我国银行业将全面放开,着眼于国际化经营和我国银行业良性
健康发展的需要,尚处于幼稚产业的商业银行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健的做大做强
离不开科学的资本经营管理,尤其是资本充足率管理。
§1.2 文献综述
§1.2.1 理论介绍
一、 VAR 风险理论
VAR,即非预期风险,是指在一定容忍度下,最大损失值超出预期损失的那部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研
2
分损失。VAR 本质上是对资产组合价值波动的统计测算,其核心是在于构造组合
价值变化的概率分布[3]VAR 基本思想是利用组合价值的历史波动信息来推断未来
情形,从而来确定未来时期内资本的需要量。VAR 对未来情形的推断,不是一个
确定值,而是一个概率分布。
VAR 的计算步骤包括:辨识市场因子,将组合中所有资产用市场因子表示,
并推测市场因子未来某一时刻的变化情景;由市场因子的未来情景估计组合的未
来价值,计算损益分布,在格丁的置信水平下计算 VAR 值。在计算 VAR 的关键主
要有两点:其一是市场因子未来变化的推测;其二是组合价值与市场因子间的关
系。推测未来市场因子变化的方法有四种:一种是历史模拟法,即利用市场因子
的历史状况直接推出市场因子未来的情景;第二种方法是蒙特卡洛模拟法,即利
用蒙特卡洛模拟法来描述未来情景;第三种是用方差—协方差分析方法,即市场
因子变化在服从正态分布情形下,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描述市场因子未来的变化;
第四种方法是压力测试,即通过度量未预期到或意外事件引发市场的激烈变动,
对机构产生的巨大风险升值倒闭破产的情形。
VAR 是资本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度量风险和评估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工
具之一。它可以测量不同金融工具构成的复杂信用资产组合的总体市场风险大小,
并就资本配置等方面进行调整,体现出资产组合分散化对降低风险的作用,对资
产集中度风险进行总量控制。
二、 资本成本理论
资本成本是为筹集和运用资本而支付的费用或减少收益的税后代价,它是投
资者因让渡资本所有权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在资本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投资者
(股东)期望获得较资本更高的经济利益或某些权益,而筹资者(银行)则必须
为获得资本所有权而付出一定的代价,因而资本成本是相对于投资收益而存在的
概念。一般可以通过确定资本收益率目标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资本成本。
确定资本收益率目标可以从预期收益率出发,算出为达到此收益所需要的权
益资本额,另一方面,从已有资本数量出发,算出企业需要达到的收益额。银行
的资本成本即是银行必须达到的最低资本收益率。
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估算资本成本[2]。CAPM 是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现代金融数学理论的基础之一,它指出了在特定资产的预
期收益与该资产所承担风险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用收益率的标准差表示该资产所
承担的风险。该模型为:
 
i f m f
R R R R
 
其中
f
R
表示无风险收益率,
m
R
示市场收益率,
反映单个资产收益的变化与市场上全部资本的平均收益变化
得关联度。因此
 
m f
R R
表示的是一种风险溢价。风险溢价是高出风险收益的部
摘要:

摘要资本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资本充足率管理又是资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不仅关系到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并且直接关系到银行业的安危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外资银行诸多竞争优势,对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数量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偏低,而且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构成不尽合理。随着上述问题对银行发展的阻力日益明显,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资本不足的问题已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现状和资本充足率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从内源和外源两种途径来补充银行...

展开>> 收起<<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研究.pdf

共77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77 页 大小:782.47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7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