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研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5 4 797.88KB 61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的背景 ...........................................1
§1.1.2 研究的意义 .......................................... 2
§1.2 研究的现状 ................................................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4
第二章 风险投资退出的理论综述 ...................................... 7
§2.1 风险投资的定义 ............................................7
§2.2 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 ........................................7
§2.3 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8
§2.4 影响风险投资退出的各种影响因素 ...........................10
第三章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 13
§3.1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13
§3.2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3
§3.3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使用方法 ................. 14
第四章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7
§4.1 AHP-模糊综合评价的 BP 神经网络的模型原理 ..................17
§4.1.2 模糊理论 ............................................20
§4.1.3 BP 神经网络模型 .....................................21
§4.2 AHP-模糊综合评价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23
§4.2.1 层次分析法赋权 ......................................23
§4.2.2 模糊评价 ............................................26
§4.2.3 基于 MATLAB 的 BP 神经网络设计 ........................29
§4.3 BP 网络模型的 Matlab 实现 ................................. 31
§4.3.1 建立评价网络模型 ................................... 31
§4.3.2 BP 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的选取与处理 .....................33
§4.3.3 训练 BP 神经网络 .................................... 36
§4.3.4 网络仿真与结果分析 ................................. 40
§4.4 总结 ................................................. 42
第五章 模糊多属性决策与灰色理想解结合退出模型 ..................... 43
§5.1 模糊多属性决策与灰色理想解相结合的风险投资退出模型 ....... 43
§5.1.1 三角模糊数 ......................................... 43
§5.1.2 Topsis 理想点法 .................................... 44
§5.1.3 灰色关联度 ......................................... 45
§5.1.4 熵权 ................................................47
§5.1.5 相似接近度 ..........................................48
§5.1.6 灰色理想解和模糊多属性决策相结合的退出方式决策过程 ..49
§5.2 灰色理想解与模糊多属性决策相结合的退出方式的实证 .........51
§5.2.1 评估对象基本情况简介 ............................... 51
§5.2.2 评估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51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55
§6.1 结论 .....................................................55
§6.2 存在的不足 ............................................... 55
§6.3 展望 ..................................................... 56
参考文献 .......................................................... 57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61
谢 ............................................................. 63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本章主要分析风险投资退出的发展和理论研究、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性,指
出投资退出也非常重要,本章把研究各种决策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总结
分析现行方法和不足,明确本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即创业投资,简称 VC,是指由职业的金融家
投入到新兴迅速发展的且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这种资本以
高科技为基础,产出或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其投资对象是风险企业,
VC 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股权转让来获得高额的回报。VC 起源于欧洲,繁荣于美国。
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为利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适合高新技术发
展的最有效途径。在推动现代高新技术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现代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热门的研究领域。而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推动高和新技术产
业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的快速发展,VC 已受到国各方面的关注。自 1946
年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发展公司成立,到现状风险投资经历了 60 多年
的发展。在这段时间里,风险投资把众多高科技公司催化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
如微软,雅虎,Intel,Google,HP 等。这些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展示了知识经
中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种方式—用风险投资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促
使了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技术企业一片繁荣的局面,并由此推动了美国经济的
强劲发展,并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
一九八五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标志着我过
风险投资业的开始,但风险投资真正引起各界的关注还是在九八年我国政协第一
号提案《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明确提出推进风险险投资的发
展。以后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得到较快速发展。零二年《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出台,
明确指出加大风险投资的扶持力度。零八年的“两会”明确指出要“扩大创业风
险投资试点范围”,并“建立创业板市场”,至此我国风险投资有了新的起点。
至今我国拥有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其发展势头非常的猛烈。然我国风险投资未达
最初目的。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风险投资退出不畅通,退出已成为风险投资行
业的瓶颈问题。由于没有实现有效的退出,很多的风险资本都变为企业营运资本,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研究
2
使风险投资不能形成持续的循环。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包含三个阶段:融资、投资、退出。风险投资家会对企
业一段时间的经营后,选择一种合适的退出方式实现收益,并将资本再投入到下
一个风险企业中去,在不断的“投资、退出和再投资”过程中实现资本的连续增
殖。风险投资家将资本变现非常重要。所以风险投资家会选择一种方式利用资本
市场将资本撤出,以求实现资本增殖或者降低损失。另一方面,投资家会对每年都
有的大量的备选项目和已投资项目进行评估, 并从已投资的风险项目中退出来获
得资金投资新项目, 为此, 风险投资的退出是风险投资家需要一直考虑的重要问
题。从另一方面讲,无论风险投资成功与否都要退出,因此退出的方式就显得尤
为重要。
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首次公开发行( IPO),股份回购和破产清
算。但退出方式的选择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每种方式适用的情况也各不
相同,各自都有优缺点。退出方式的决策是综合考量所有因素的结果。投资者可
选择适当的时机并且 比较各种方式的优劣,来选择最合适的退出方式。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关于其第二个阶段“投资决策”的研究,认为投资决策
才是风险投资最的核心部分。对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的研究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如何选择合适的退出方式,需探索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指标
体系和测评方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关注风险投资退出的人士提供新的视角
和研究参考。
§1.1.2 研究的意义
笔者试图从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影响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的各种因素,包
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决策方法和理论的研究比
较和总结,建立影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试用适当的测评方法。
风险投资退出研究主要集中在 IP0 对于失败投资项目或企业的退出方式的
研究较少。近来一直呼吁建立 “二板市场”的问题,这只是投资成功的一种退出
方式,但研究投资失败或不理想时的退出问题可能更有意义,因为风险投资的失
败率极高。一方面,投资成功时,能够顺利退出以实现投资收益,另外,投资失
败时,能够及时退出,以便减少资本损失。最后,在两种可替代的退出方式之间
如何更好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理论也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的实际意义如下:第一:对研究风险投资退出的人士而言,可以多一
种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第二:对与风险投资家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决策的
质量,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自我测量的工具和自我提高的手段。本研究综合讨论
第一章 绪论
3
微观和宏观的各种因素建立关于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能引
起其他研究险投资的退出方式的人士的注意,为该课题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风险投资业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而退出方式作为
中的一个关键的研究环节,专门研究其实不多,更多的是把投资退出作为整体的
研究 。随着新世纪网络经济泡沫的毁灭,全球的股市非常的低迷,风险投资的的
退出才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是在这时针对风险投资退出时机与方式的研究
逐渐多了起来。
Much Intesh(2001)在探索指出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有种:IPO、并购
次收购、回购、清算;他也研究了这几种退出方式的特点以和影响因素。Cumming
通过对北美的风险投资业的退出,实证性的将研究进一步扩展,发现投资的期
越长,风险资本家越倾向于选择IPO。也按照实证方法来比较和分析各种退出方式
方式的优点及其缺点和各种方式下适用的条件和影响方式等。还有:Patty etal
(2000)Flumking(1997)Clemente & Valerye (2003)Bchweinbacher(2002)
和Cumming(2003) [1]
Petty etal(1999)退
Clement和Valerie (2001)实证研究了新加坡的风险投资退出现状,得出结论:风
险投资投入的行业对退出方式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高科技风险企业更喜
欢选择选择IPO方式退出。
Kmplan(2002)收集了九八年至零一年三个国家的6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的
百四十五个项目得出结论:各国的风险投资选择退出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
各国的金融体系和法律法规等内容有很多不同导致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也有很大
差异。
Rayento & Schweinbacher(2002)运用1997--2005年北美风险企业多轮投资的
分析得出:风险投资机构会对风险投资的退出的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Gilsen & Gardon(2003)分析了资本从首次公开发行退出与其它退出方式退出
对风险企业家、投资家的各种影响得出:风险投资协议的签署对风险投资最后的
退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方式为企业家提供了一个潜藏的的
激励机制,这种退出方式是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都愿意看到的结果;然而,
相反,并购或者是回购虽比较灵活,也更能更适应市场环境的千变万化,但这几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研究
4
种退出方式都将使企业家丧失很大部分或者几乎全部的企业控股权,很容易引发
投资双方的利益冲突,产生各种风险等问题。
Cumming & Much Intesh(2002)的研究还发现对于不同的退出方式,企业股权
的买者卖者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对风险资本的变现
有很大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风险资本的退出效率,从而影响风险投资的整个循
环周期。Tyokvova(2003)的研究证明:信息不对称也会严重左右股份买者对股
份的定价。
Douglas cumming,Jeffrey gmacintosh(2002)研究认为风险资本家会在边际
价值等于或者低于边际成本时退出,同时会把退出的时机应和退出的方式结合起
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Werner nueas在研究中建立了一个符合的博弈模型
使风险投资家通过不出售价值很高的股票而建立良好的声誉。PierreGiot应用
种应用分析方法对企业的IPO、M&A和清算四种退出方式作业、研究,建立了竞争风
险模型来判定最合适的退出方式。Bygrave计算了各种退出方式与投资利润的关
系,从而以利润最大化来决定退出方式。
§1.2.2 国内研究现状
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但发展非常迅速,至今为止已经有许多理论
和实践研究来支持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管
理机制,国内风险投资退出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较多的是参考国外的研究视角,
适合自身的创新研究发展相对缓慢;同时专门针对退出方面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
相对比较片面。根据本文要,对我国理论和实践中已经有的成果做大致的总结和
概述。
天津大学安实教授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博弈模型
发表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程静[3-4] (2004)等研究了不同的风险投资退出
方式,并对他们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首次公开发行是最理想的退出方式。
李昆[2] (2003)、曹欣[5] (2003)建立各不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各种退出方式的
效益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分析。王晓东建立了风险投资退出效益评价复合模型;并
通过详细的求解得出:回购和并购的总体绩效大于首次公开发行。
俞字由[6]李松淘等(2003)通过考察欧洲和北美的不同的退出方式发现:金
体系的差异严重左右了对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德国的退出一般多的采取回购或
者并购等方式,而美国人更倾向于IPO。
张卫国、罗君[7](2006)运用可转换债券理论来分析对于信息不对称等问
来造成退出中的各种道德风险问题。谈毅等把企业股权价值增加或者减少的水平
摘要: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1选题的背景...........................................1§1.1.2研究的意义..........................................2§1.2研究的现状................................................3§1....

展开>> 收起<<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研究.pdf

共61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1 页 大小:797.88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