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4 4 494.76KB 44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导 言
1
导 言
1978 年至今,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取向改革走过了 20 多年的历程,其中,
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国有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
我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式发展,中国国有企业
的改革也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股份制改造等几个阶
段,基本完成了对国有企业表层弊端的攻克。
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不少企业相继建立了“产权
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这些改革并没
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2000 年全国国有企业有中小企业 18.1
户,其中亏损 9.4 万户,亏损面为 52%在全部国有企业中,资不抵债企业和空壳
企业达 8.5 万户,占全部国有企业总数的 44.55%。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却又占
用很大比重的社会经济资源,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国有企业的发展
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
而推进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成为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不难发现,许多传统体制方面的弊端是造成目前国
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对此,比较集中的看法是:我国绝大多数的公司制
企业,均是政府控股的企业;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也都是国有
股和国有法人股控股的国有上市公司。这样一种股权结构(“国有股一股独大”
更导致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和“国有股主体缺位”等严重的公司治
理机制方面的问题,并直接导致了国有企业长期绩效下降,从而制约了整个经济
的正常发展的结果。其中,主体缺位意味着没有真正能代表国有股东的“人格化”
主体,国有企业事实上成为无主型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因此产生,并在不同
程度上泛滥,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和企业效率提高。同时,“国有股绝对控股”地位
更进一步的强化了“内部人控制问题”
由此可见,仅仅在国民经济范围内,对国有企业进行微观方面的改革已经不再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了,将国有企业的改革放到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的中,进行深
层次的体制方面的改革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从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对国有经
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从竞争性领域中的退出,建立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股权结构”,以及十六大提出的“继续调整国民经济的布局和
结构”“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
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等政策来看,目前在
加速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的过程中,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从而真正解决国有企
业投资主体的“人格化”问题成为一大关键。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国有企
业改革的战略目标,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混合所有制的最早提
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对江苏省国有企业改革的调查思考
2
法出现在西方社会,主要是指企业股权的混合状态,即各种所有制经济能够融为
一体,形成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形式。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安排
包括国有资产、民营资本、外资资本、法人资本、自然人资本等的比例安排以及
相应的企业治理结构。因此,国有企业在向混合所有制的转变,就是要在原有国
有资产占绝对比例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外资资本、法人资本、自然人
资本等非国有资本,合理安排不同投资主体的比例,从而实现国有控股主体的“退
位”,让真正具有人格化的投资主体来“补位”
同时,“十六大”报告所确定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
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
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即资产“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充
分调动了各省市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性。上海、深圳、江苏、山东等
省市都先后开始了大范围内的国有企业产权改制,这其中,又以江苏省的表现最
为积极和突出。
由于江苏省在全国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其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现
状,很显然,江苏省完全将这次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当成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机遇。
上至江苏省省委、省政府,下至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各自的改革目标,出台了一
系列与之配合的指导国有企业改制的政策建议。例如南京市的国有工业企业的“三
联动”改革政策,泰州市的“三置换,一保障”政策,扬州的“四到位,一保障,
一到位”政策等,通过实行转让、拍卖、租赁等方式,实现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
制经济的转变。同时,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等城市一批国有企业的改制实践,
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但是因为现实的复杂性,特别是因为缺乏相关的可借鉴的经验和完善的政策法
规,虽然各省市都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和建议,然而在推进国有企业
向混合所有制转变的各项实践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行为,例如改制过程
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隐匿、侵占国有资产,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这其
中即有国企改制的各利益主体对国有资产的“合谋计算”引起的,也有由于政府
部门所制定的改制政策不完善引起的。另一方面,在对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
制实践中,政府出于种种利益考虑,对企业改制的参与者和改制的条件设定了种
种严格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国有企业的顺利进行。此外,从江苏各省市
所制定的国有企业改制政策中,可以看到各地政府都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参与国有
企业改革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针对管理层收购(MBO)中最为关键的两个
问题——收购资金来源和资产定价问题都没有出台详细的政策建议。
因此,本篇论文的重点就是希望通过分析江苏省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几个具
体案例,对上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是针对改制参与者(政府部门、企业
经营者和职工、外来进入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和针对各地政府所制定的政策进行
分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导 言
3
根据这种思路,本篇论文的主要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
第一章对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转变的总体环境进行分析,目的是简要
说明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是对政策环境的介
绍和分析,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转变介绍和涉及固有企业改革的相关法律法
规的介绍分析。
从第二章开始进入对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转变的实证研究,即以江苏
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为调查对象,展开对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其中,第二章的
内容主要是对江苏省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转变的现状分析,对其主要城市
在此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所推出的主要政策建议进行比较,对下面的问题
分析进行必要的铺垫。
第三章主要是根据调查中所接触到的部分案例,从改革参与方(政府、企业
内部人和外来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和政府政策建议两个方面入手,对国有企业改
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层收购、以及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公平和效
率”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四章主要是针对第三章的问题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对江苏省国有企业改革的调查思考
4
第一章 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转变的环境分析
§1.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以历史为切入点,分析问题的现状和未来,往往是人们最常使用的方法,所以
在对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时,笔者同样先从回
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入手,说明目前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转变的历史必
然性。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同样经历了一个从易到难,
逐步深入的过程。总体来说,早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围绕政府和企业之间权
利的划分展开,随后才逐步发展到对企业微观层面的改革,具体来说,主要经历
了如下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 1958 年到 1978 间的企业改革,基本上是企业制度在计划
济框架那的局部调整,主要表现为行政性的“放权”和“收权1958 1970
年两次权力下放,都是在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权活动,
都不是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性分权”,而是从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进行的
“行政性分权”。企业下放后,中央各部的“条条”管理被各地方政府的“块块”
所取代,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并没有多少扩大,只不过由隶属于中央行政机关转变
为隶属于地方行政机关,同时,企业被层层下放后,原有的地区间经济交流被打
乱,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被中断,“块块分割”现象严重。
1958 年到 1978 年的 20 年间,我国围绕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
系,先后进行了几次权利先后上收和下放的调整,但这些措施都是在维持计划经
济体制和传统企业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对原有体制的修补和调整,因而尽管在调
整之初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最后都因体制的局限而未能获得成功,反而进入
了“一收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再放”的怪圈。
第二时期,19791992 年间的企业改革,是在引入部分市场机制,但计划
经济体制仍站主导地位条件下的企业制度改革,国企改革开始从政府之间的行政
性分权改变为重新调整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和强
化物质刺激,主要表现为“扩权让利”,两步“利改税”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
推行。
1.扩权让利(1978——1982
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扩大企业自主权,
并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钩;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精简行政机构,更好的运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
问题。
第一章 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转变的环境分
5
这次以扩权让利、强化物质刺激为特征的改革,不再局限于过去的行政机
构之间的调整,而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利润留成入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具
有了增产增收和超额完成计划的积极性,发展意识和盈利意识有了一定提高。
但是由于企业在扩大自主权的同时,并没有置身于有效地市场竞争约束和
有效产权约束下,相应的约束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企业的增产增收往
往是依靠大量的社会资源或其他投入而获得的,并不易定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
效率的提高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同时,在不改变社会经济生活由国家计划主导
的条件下,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实际上使国民经济形成两套决策和利益体系:
套是以国家为核心的宏观体系,一套是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体系。从当时的情
况来看,由于缺乏约束的企业积极性的提高,很快造成了经济过渡膨胀的恶果,
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问题日益明显。
2.工业经济责任制和“利改税”1983——1985
各地为了落实财政上缴的任务,对部分工业企业实行了“利润包干”为主
的“经济责任制”,重点是:通过经济责任制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分配关系,做到责权利的统一,确保完成财政上缴任务。(采取盈亏包
干,利润留成和以税代利。)建立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处理好企业与职工
的关系。(主要由经济责任指标分解,计件工资,超产奖。定包奖和浮动工资。
从 1983 年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第一步“利改税”主要采取利税并存的制
度。按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盈利先按 5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则
一部分上缴国家,一部分留给企业。过分强调增加财政收入,对企业发展后劲
考虑不足,削弱了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发展后劲。第二步“利改税”,主要采取
调整税目和税率,实行“一户一税”;将税后利润分成改为调剂税的征收。这
些措施,都无法消除“鞭打快牛”的现象。
3.承包经营责任制(1986——1991)
主要是在“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下,规范
企业和国家的关系。其目的在于:改变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
锅饭”的局面,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确立企业市场竞争主体的地位;通过盈亏承包,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等。其主
要内容是“两包一挂”,即包上缴国家利润,包技术改造任务,工资总额与经
济效益相挂钩。通过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行政性
隶属关系转变为以盈利为主的新的经济契约关系。
第三时期:推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
1992 年起,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企业改革进入到一
个全新的阶段,把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作
为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即国有企业实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
理科学”,循此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摘要:

导言1导言从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取向改革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其中,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国有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式发展,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也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股份制改造等几个阶段,基本完成了对国有企业表层弊端的攻克。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不少企业相继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2000年全国国有企业有中小企业18.1万户,其中亏损9.4万户,亏损面为52%;在全部国有企业...

展开>> 收起<<
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分析.pdf

共4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44 页 大小:494.76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