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4 4 755.02KB 63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 论 ..................................................... 1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
§1.2 问题提出 ................................................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3.1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贸易效应理论的研究综述 ....... 2
§1.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1.4 本文研究内容、框架及创新点 .............................. 6
第二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理论背景 ......................... 8
§2.1 发展中国家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 8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 9
§2.3 自由贸易区理论 ......................................... 11
§2.3.1 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 11
§2.3.2 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经济效应 .......................... 12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实背景 ............................ 16
§3.1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联系 ............................... 16
§3.1.1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总量及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 16
§3.1.2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现状 .............................. 19
§3.1.3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潜力分析 ...................... 21
§3.2 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 24
§3.2.2 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的竞争性分析 ................... 24
§3.2.2 中国与东盟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分析 ................... 27
§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29
§3.3.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 ...................... 29
§3.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西部大开放的影响 ........ 30
§3.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其它地区的影响 .......... 32
第四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 ........................ 34
§4.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静态效应 .......................... 34
§4.1.1 贸易创造效应分析 .................................. 34
§4.1.2 贸易转移效应分析 .................................. 43
§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态效应 .......................... 45
§4.2.1 规模经济效应 ...................................... 45
§4.2.2 竞争促进效应 ...................................... 46
§4.2.3 投资刺激效应 ...................................... 47
第五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 49
§5.1 模型的构建 ............................................. 49
§5.1.1 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及变量的说明 ................ 49
§5.1.2 模型变量的引入及修正 .............................. 50
§5.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的来源 ................................. 50
§5.3 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及结论 ............................... 51
§5.3.1 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 51
§5.3.2 结论 .............................................. 53
第六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54
§6.1 基本结论 ............................................... 54
§6.2 政策建议 ............................................... 54
参考文献 ........................................................ 59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成果 .................. 62
谢 ........................................................... 63
第一章 绪论
- 1 -
第一章 绪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和
优化配置日益增强,各国经济相互开放和融合的程度大大提高。目前WTO成员国
数量已达151[1]而其他未加入WTO的国家也不同程度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由于
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全球性的多边贸易谈
判难度越大,进展缓慢。而双边或区域合作则范围较小,谈判和实施均较为容易,
于是为了创造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急速升温。区域
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它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
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至今,除了蒙古以外,所有WTO成员都参与了一个以上
的自由贸易区或其他区域贸易安排。目前,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
重已超过50%,且呈快速上升趋势。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成为当
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又一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地利用有利的战略机遇期,
构建属于自己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何利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力量,
最终使中国能够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
展的一大重要课题。
尽管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课题涉及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但最具
根本性意义的仍然是其经济效应问题。经济效应应该成为中国参与各类国际区域
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首要考虑因素,而作为其中组成部分之一的贸易效应则是各国
加入各类一体化组织后收效最明显且对国内经济会起到极大作用的一个方面。因
此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2 问题提出
20 多年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往来已有飞速的发展,除了参与世界性多边合
作外,也积极推动和参加区域与双边的经贸合作。
东盟是中国的近邻,同属发展中国家,地缘相邻,文化相通。目前,东盟的
人口约为 5亿,总面积约为 450 万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达 1.28 万亿美元2007
年东盟秘书处统计),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2]20 世纪 80 年代
[1] 世界贸易组织官方网站. http://www.wto.org.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网站. http://www.cafta.org.cn.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
- 2 -
后期以来,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更是不断
充实和发展,具有坚实的区域联盟发展的基础。
2000 11 月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了中国
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安排的设想。双方的专家和有关人员对此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深
入研究和探讨。2001 6月中国-东盟高官会议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同年
11 月,双方领导人会议宣布支持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小组的研究报告,同意在
10 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2 11 4日,中国领导人与东盟十
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的,包括货物贸易、服
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其中货物贸易是自贸区的核心内容,除少数敏
感产品外,其他全部产品的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都会逐渐取消。中国-东盟自由贸
易区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启动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到 2010 年正式建成后,
将形成一个拥有 19 亿人口、贸易总额超过 2025.5 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它也将成为
继欧盟和北美两个自贸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2002 年中国-东盟自由
贸易区启动以来,每年双边贸易额以 30%~40%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经提出,便受到理论界的密切关注,成为经济学研究的
一大热点。因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目前还处于建设阶段,很多问题充满了未知,
有待解决。虽然近两年对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层出不穷,日益广泛和
入,然而,综观这两年以来的关于CAFTA的研究,却一直缺少从CAFTA的贸易效
应角度来专门研究的文章。虽然现在已经建成的自由贸易区或多或少都有政治方
面的考虑,但自由贸易区首先和主要是经贸关系安排,它虽是实现政治战略意图
的一个轮子和工具,但它本身并不是一项政治安排,它的战略、政治和外交意义
是经贸意义的衍生物而不是替代物,因而,中-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任务是促进
双方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发挥经济功能。鉴于此,本人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作为
毕业论文题目,主要分析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关系及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
以期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贸易效应理论的研究综述
早期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贸易效应的研究大多侧重于静态效应方面。按照
关税同盟理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主要包括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
移效应。
第一章 绪论
- 3 -
首先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做出科学分析的是维纳(J.Viner)
1950年在他的《关税同盟问题》中区分了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考察了
关税同盟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他突破了关于关税减让、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具有积
极作用的传统论点,将定量分析用于对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研究,奠定了关税同
盟理论的坚实基础。但在研究贸易创造效应方面,维纳主要侧重于生产效应而忽
略了消费效应。1955米德(J.E.Meade) [4]发展了关税同盟理论并首次提出应考虑
其消费效应。1956年李普塞(R.G.Lipsey) [5]进一步否认了维纳关于贸易创造有利于
社会福利,贸易转移不利于社会福利的观点,提出如果贸易转移的商品间有替代
性,则贸易转移也可能增加社会福利。后来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 B.Linder)的理论
则从需求方面研究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
关于动态效应方面的分析,科登(Corden,1972)[6]《规模经济与关税同盟理论》
一文中运用局部均衡分析了关税同盟形成后规模经济产生的福利效应,从而在理
论上说明规模经济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
(Balassa,1974)认为关税同盟除了给成员国的生产厂商带来内部规模经济外,还带
来外部规模经济。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用协议性分工理论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规模经济效应,认为在国民报酬递增的部门,不同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协议,相
互提供市场,就可以共同分享规模经济的效益。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贸易发展迅猛,克鲁格曼(Krugman)
运用模型证明了相对于产业间贸易来说,产业内贸易所带来的调整比较温和,调
整成本也比较低。麦农(J.Menon)发现,由于产业内贸易的增加,澳大利亚贸易自
由化的短期和长期调整成本都比从前预计的要小[7]。海因斯(Haynes)等人利用经济
计量方法,对企业、产业和职业的工资报酬进行评估,得出结论是,产业内的调
整比产业间的调整对劳动力收入造成的负面影响小,即产业内的调整更加节约成
本。因此,可以认为减少一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经济调整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是
积极发展与他国的产业内贸易[8]这样对于加入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来说,在进行
 Viner J. The Customs Union Issue. New York: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New York. 1950,
31(5): 91-123.
[4] Meade J E. The Theory of Customs Unions. Amsterdam, Holland : 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43(5): 658-674.
[5] Lipsey R G. Lancaster K. The General Theory of the Second Bes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October
1956:33-49.
[6] Corden W M. Economics of scale and customs union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ian Economy, 1972, 80: 465-475.
[7] Menon J.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R]. Centre of Policy
Studies (COPS): General Paper No.G-107, June 1994, Reprinted December 1999.
[8] M.Haynes R. Upward&P.Wright. Estimating the Wage Costs of Inter-and Intra-Sectoral Adjustment[R]. Centre for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
- 4 -
贸易后,由于调整成本低,都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1.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出以后,引起了各国政府、学者和媒体的注意,国内
外对它的研究逐渐增多。
Suhipand Chirathivrt (2002)认为尽管中国和东盟双方并不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伙
伴,但是,CAFTA建成以后,双方在一些产品的贸易上将会大大增加,经济规模
也将不断扩大,国民收入也将大大增加。贸易创造将会补偿东盟较小的贸易转移,
同时中国的贸易转移也将很小[9]。 总之,自由贸易区将会使双方的社会福利得到
较大改进。新加坡学者Chia siow Yue(2004)认为CAFTA建立将会产生双赢的结果,
自由贸易区建立后,贸易和投资壁垒下降,导致市场一体化的扩大,促进专业化
和贸易增加,将会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而贸易转移将较小[10]
东盟秘书处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CAFTA建成后的贸易和GDP
了模拟分析,得出的结果是,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48%,而
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也将增加106亿美元,增长55.1%[11]。在东盟国家中,最大的出
口受益者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中国出口增加最大的对象国
是菲律宾和泰国,各增加出口31亿美元。然而中国和东盟却面临着对美国、日本
出口的减少。因此,总的效应是出口的适度增加,东盟的出口仅增加56亿美元,
增长1.5%,而出口增加最大的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中国的出口增加
68亿美元,增长2.4%。对于对GDP的影响,东盟的GDP将增长0.9%,增加54亿美
元,而中国的GDP将增长0.3%增加2亿美元。在东盟国家中,GDP增长率最快的
是越南,而增长量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资料来源: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
2001) 在服务贸易上,货物贸易的活跃会带来运输和保险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
发展,我国和东盟地区的旅游业也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菲律宾前总统菲德尔·拉莫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挑战、机遇与潜力》
一文中指出在当今这个时代,亚洲一体化已不再是一个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在一体化的过程中,
20019月中国与东盟10国达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架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 and Labor Markets Research Paper, 1999, 15.
[9] Suhiphand Chirathivrt. ASEAN-China Trade Area: background,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2, 13: 671-686.
[10] Chia Siow Yue. ASEAN-China Trade Area, Paper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EP conference, Hong Kong: 2004, 4:
12-13.
[11] 东盟秘书处网站 http://www.aseansec.org.
摘要:

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2问题提出................................................1§1.3国内外研究现状..........................................2§1.3.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贸易效应理论的研究综述.......2§1.3.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展开>> 收起<<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pdf

共63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3 页 大小:755.02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3
客服
关注